一、平遥古城(镇国寺、双林寺和平遥文庙)
晋南是山西古建最为密集的区域,从晋中开始,古建数量就明显增多,包括元代以前的古建,但是比较分散,分别是平遥县四处,寿阳县一处,昔阳县一处,太谷区三处。因为这次住在平遥古城,所以主要还是以平遥县的古建为主。
平遥县元代以前的古建分别是现存五代的镇国寺万佛殿(963年,北汉天会七年),现存金代的慈祥寺麓台塔(1123-1137年,金天会年间)和大雄宝殿(1194年,金明昌五年)和,以及平遥古城内现存金代的平遥文庙大成殿(1163年,金大定三年),不过其中慈相寺暂不对游客开放。另外,平遥古城本身还和镇国寺以及双林寺一同被打包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
先来说说外围的两座寺庙吧。镇国寺应该算是晋中最重要的古建了,一方面万佛殿为现存五代建筑,是晋中北地区唯一的现存五代建筑,另一方面,它也是平遥古城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除去检票处与山门(天王殿)之间的广场,镇国寺整体不算大,走过幽暗的山门之后,映入眼帘的正是最重磅的万佛殿。虽然相比忻州的唐代古建来说不算什么,但是万佛殿的五代雕塑却堪称一绝,尤其是释迦牟尼的背光花饰绚烂繁复,那是跨越千年的古老雕刻技艺依然在散发神秘而又精湛的魅力。
双林寺虽然现存建筑已是明代之后了,但之所以能和镇国寺一同作为古城外庙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主要是其殿堂级别的明代彩塑和悬塑。这也让双林寺成为了此次晋中北之行最与众不同,令人亮眼的一座寺庙。不像其他古建,参观者更多的会去看最古老的殿宇,走马观花,进入双林寺,犹如进入一座彩塑博物馆,每一个殿宇里都堆满了琳琅满目的彩塑,主题形式各不相同,尤其是悬塑,更是堪称晋中北一绝。光线从格窗中洒进幽暗阴凉的殿宇内部,视觉感官慢慢地放大,每一尊佛像开始映入眼帘,一尊一尊,一排排,热烈地在视网膜上迸射着前所未见的斑斓,这些上身前倾临空的各路神明神采飞扬,姿态各异,锋芒毕露地铺满四壁,就连褪色的表皮和残缺的四肢也抵挡不住那蹒跚过岁月长河却依然呼之欲出的盎然生机。
那两天正是柳絮飘扬的日子,走在双林寺的院落里,白色的柳絮如雪花一般随风漫天飞絮,遮天蔽日地模糊了现在和历史的界限,那些栩栩如生的彩塑似乎也开始活动起了身子,或是交头接耳窃窃私语,或者张开双臂翩翩起舞。淹没在时光长廊里的那个午后,无论何时回想起来都如此令人陶醉。
平遥古城世界遗产的最后一部分,自然是古城本身,这也是此次山西之行最热门的景区。入住的是城内步行街外的冀家大院「晋泰生」,起初还略有一丝冷清,但一进入步行街,各种旅行团纷至沓来,此起彼伏的嘈杂呼喊迅速将人从历史拉回到喧嚣的现实中去。平遥古城中唯一的元代之前古建就是平遥文庙大成殿,它同时也是国内现存最早的文庙类建筑。除了文庙之外,古城中其他建筑均为明清建筑,整体来说保存较为完好。由于当时山西以镖局和票号出名,因此古城内的建筑也大多以这镖局和票号原址为主。套票涵盖的20个景点都可以一看,除了其中「日升昌」作为全国第一家票号挂了个「全国首个」的名号,其余建筑内容其实大同小异。晚上跟风看了《又见平遥》,对于看过几次沉浸式话剧的人来说,这个戏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但是王崴、程池、吴军三人创作的配乐真的很不错,最后那首左权民歌《桃花红杏花白》更是好听又洗脑……
双林寺,世界文化遗产,图为双林寺千佛殿内的五百多尊菩萨悬塑
双林寺释迦殿释迦牟尼背光的龙头悬塑
双林寺千佛殿和菩萨殿外墙壁画,均为明代原物(1461年,明天顺五年),风化严重
镇国寺,世界文化遗产。镇国寺万佛殿,现存木构为五代遗构(963年,北汉天会七年),图为万佛殿前檐拱眼壁画局部,估计为明代或之后绘制
镇国寺山门(天王殿)和后面的万佛殿匾额
平遥文庙大成殿,现存木构为金代遗构(1163年,金大定三年),全国现存最早的文庙祭祀性木构建筑
平遥文庙明伦堂南望大成殿北墙。龙门牌坊后的「魁」字为宋代文天祥笔墨,清代临摹上壁
平遥古城客栈,冀家大院「晋泰生」,典型的两进院的窑洞四合院
平遥古城「华北第一镖局博物馆」,全面展示了镖局历史文化
平遥古城「日升昌」,全国第一家票号
二、王家大院和张壁古堡
最后的王家大院和张壁古堡其实都不太能算古建吧,王家大院和类似的大院建筑群多为明清开始兴起,而张壁古堡的地道有隋代说,宋代说和明代说,具体哪个年代还未有定论。不过作为山西古民居的代表风貌,两个地方都可以一去。在选择大院类景点的时候在王家大院和乔家大院犹豫了很久,不过看了实景之后还是选择了王家,毕竟这里规模比较大。总的来说,大院类的景点主要就是看结构、布局以及石雕、砖雕和木雕等雕刻艺术,和平遥古城一样,都很容易审美疲劳。至于张壁古堡,主要看点就是看个地道和空王行祠大殿下的两尊明代琉璃碑,此外其他和普通古村落也没有太大区别。
虽然此次晋中北之行的前面几天整天都在看古建,但是相比之下,平遥古城、王家大院和张壁古堡却更让我审美疲劳。可能是这类古民居大多都是富家大院,在布局和装饰上都追求「我很大,我有钱」的奢华和气派,反倒是很多元代之前的古建,即便蕴藏着更长时间的历练,吸收了更多的日月精华,却始终静谧地居于一角,往往无人问津。去四处寻找这些古建,感受咬合了千年的木头散发出的陈香,就能体会到充满发掘宝藏的乐趣和震撼人心的感动,这也许就是古建的魅力吧。
王家大院静升文庙的「鲤鱼跃龙门」双面镂空石雕
王家大院敦厚宅「鲤鱼跃龙门」望柱
王家大院敦厚宅斗拱处的木雕挂落
王家大院屋上常见的石雕样式
王家大院桂馨书院,后方是「四龙捧寿」照壁墙
王家大院从西座「红门堡」堡门处一望整个西座
张壁古堡地道,建造年代有隋代说,宋代说和明代说,目前尚未由定论
三、尾声
因为天气的原因,最后两天的太原下起了雪,吕梁和阳泉的两个景点不得不再次取消。两次山西之行都因为不可抗力中断,也确实有些诡异。不过,晋中北的重要古建基本上也算是看完了,也许,下次会有机会继续补完晋中北,也可能开始探索晋南,毕竟,晋南的古建数量甚至超过了晋中北。期待下次的山西之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