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绿水都江堰

在疫情之下,很多时候,脑子里哪怕一点点出走的冲动都能激荡起难以置信的浪花。于是,又一次周末的快闪,偷跑到成都,青城山上泡温泉,都江堰边看激流,也不失为是一次解压的好行程。

浏览了一堆青城山上的温泉民宿,最后还是选择了如释青尘,毕竟这种侘寂风太戳我G点了,咬了咬牙一掷千金,至于标榜的各种高端备品包括Hermes的沐浴四件套什么的,倒也没有什么在意的了。在山下的街子古镇吃完晚饭,到达民宿的时候,天色已暗,山林里弥漫着水汽,凉意四起,竹林前的超大无边私汤热气氤氲,让人情不自禁投入寒夜的怀抱。微光中的白烟,快速荡漾开的波纹,额头的汗珠,划过肌肤的热流,如释疲乏,坠入青尘。

虽然只有一晚,但青城山的静谧仿佛抚平了一切烦恼,早上的山林一如前日的云雾袅袅,呼吸中带着浓重的湿润气息,除了眼前花木枝叶上丰盈闪亮的露珠之外,看不见更远的风景。抵达都江堰的时候,可见度明显高了不少,虽然景区门口的南桥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但毕竟过于显眼以至于有些喧宾夺主的意思了。都江堰景区本身并不算大,除了宝瓶口、飞沙堰和鱼嘴这三个重点景观之外也没有什么特别值得逛的了,属于历史文化价值大于观赏价值的世界文化遗产,坐在游览车上观看一段B站视频,这趟也就算是没有白来,总结一句话就是:战国时期的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利用特殊的地形条件开山凿渠做到无坝引水和自流灌溉且运行2000多年依然高效十分牛逼,呼。

最后,成都的肥肠真的好吃。(?)


如释青尘民宿前的竹林小径


如释青尘的无边温泉私汤,够chill


都江堰门口南桥下的激流


宝瓶口的水流。宝瓶口算是都江堰水利工程中较为重要的一处,原理是通过巴拉巴拉巴拉,最终做到控制进入内江的水量,起到防洪灌溉的作用……


鱼嘴,都江堰水利工程中的关键第一环,根据季节水流的不同将岷江江水按照四六比例分割,一部分用于排洪,一部分引入内江灌溉,并将内江江水的八成泥沙排掉


最后是一张打卡照……

晋中北大逃亡二章——朔州和大同

一、朔州市(应县木塔和净土寺)

这次朔州的景点是在忻州到大同沿途经过,本来安排了三个景点,基本上涵盖了所有元代之前的古建,包括净土寺、佛宫寺释迦塔(应县木塔)和崇福寺,结果没想到因为跑错了地方,最终还是错过了位于市区的崇福寺,也进一步加剧了这次山西之行的支离破碎。

佛宫寺释迦塔是朔州最没有错过,去过之后体验也真的不错。整个木塔周边是热闹的步行街,没有高楼,远远就能看见鹤立鸡群的木塔。景点入口也距离木塔本体很近,不搞虚头八脑的大景区,即看即走,反而让人有一种想来随时就可以再来看的感觉。真正走近木塔和远观是完全不一样的观感,本来想用震撼来形容,但是回忆了一下,其实远看的时候,木塔更有一种万丈高楼平地起的感觉。尤其是在夕阳西下时分,橙光打在木塔之上,在方圆数百里的街道上空拼接出巨大到不成比例的剪影,无数燕鸽盘旋其上,那种景致才更适合用「震撼」二字形容。近距离观察木塔,由于没有太多的参照物,所以更适合切换成更为微观的视角去审视褪色的匾额和繁复的斗拱,去感受在重力作用下木头与木头的碰撞与挤压,去聆听木构在斗转星移间发出吱呀的巨响,没错,简单来说,就是去极尽矫揉造作地赞美,一方面它经历了漫长的岁月,但另一方面它又不受时光约束,也许有朝一日它终究会坍塌,但它淌过的历史长河也足以用史诗来书写,我等肉身凡人,只需要瑞斯拜就可以了。

净土寺距离佛宫寺释迦塔不远,步行可到,还能顺便逛逛步行街。但是相比高耸的木塔,净土寺显得略微冷清了点,而且不知道是否受疫情影响,金代原构的大雄宝殿大门紧锁,无法看到中国仅存的八门九星藻井,有点可惜,最后只好在广场上拍智商捉急的土猫抓鸽子拍了十几分钟……嗯……还能怎样呢。

继续来聊聊朔州的逃亡之旅。为了省时间,我们在道路选择上依然主要选择高速,但连续两天都在出口遇到不少麻烦,晚上抵达大同的时候又遇到了车辆大排长龙,只开了两个卡口,逐车查验,还遇到了学校的校车,一等就是将近一小时。还好防疫人员在了解我们的情况之后,做了核酸就予以放行,并建议我们以后别走高速改走国道会方便很多。嗯……好吧……


净土寺大雄宝殿大门紧闭,只能看看外面了,这是拱眼壁的龙形彩画


斗拱和拱眼壁真的很漂亮


佛宫寺释迦塔,金代官员王?写的匾额「释迦塔」和明武宗朱厚照写的「天下奇观」


佛宫寺大雄宝殿正脊脊刹


佛宫寺释迦塔全貌

二、大同市(悬空寺和云冈石窟)

10月1日上午,我们第一站来到大同市浑源县的悬空寺。这个景点2013年出差的时候也路过了,当时车子可以直接停在悬空寺对面的平台,这次也得把车子停在更远的停车场,上午没有阳光的时候阴冷无比,大风灌入恒山金龙峡形成激流贯穿着每一个往来的游客,穿着短裤的我自然也成了入口出叫卖出租军大衣的商家们重点攻破的目标。我承认,刺骨凛冽的寒风让我一度想要放弃抵抗躺进军大衣温暖的怀抱里,但是迎面来的两个光腿妹子又让我清醒了过来,「看她们不也没事吗」。

悬空寺始建于北魏年间,目前现存的已经全部是明清建筑了。站在对面远观,整座寺院也很难达到李白「壮观」的评价,但由于整个被拍扁在了峭壁上,竟也显得尤其出众,实在蛮佩服当时人们的奇思妙想和实践能力。相比观看阴暗逼仄的供奉神像的隔间,在狭小空间里爬上爬下钻进钻出反而成为了整个游览过程中更吸引人的部分,在凌空栈道和内部阶梯探出头来就可以在不同角度看到以往难以近距离观察到的檐壁梁柱,立体的视角也让攀爬变得饶有兴致了起来。

从悬空寺下来的时候,太阳开始稍稍探出了脑袋,甚至有一点点微热,于是忍不住要嘲笑一下另一个平时宇宙里抱着超大超厚超重军大衣往下爬的狼狈不堪的我。实际上,到了悬空寺对面的开阔地就几乎没有风了,让人不禁怀疑商家的选址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哼!(叉腰)

本来我们的下一站是附近更值得一看的大云寺,不仅可以看到金代原构的大雄宝殿,还能看到十大明王壁画,结果你猜这么着?因为疫情关门了……行吧,去云冈石窟吧。

云冈石窟也是第二次来了,倒是和之前没有什么不同,毕竟那是就已经有为了扩大景区外延新建的昙曜广场和仿建的灵岩寺了,走个过场就好。除了最核心的以第20窟主佛释迦摩尼为代表的昙曜五窟之外,这次很多其他石窟都因为维护的原因没有开放,但剩余的石窟也足以让人感叹人类改造自然的毅力和恒心。这一点倒是跟悬空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一个是在悬崖峭壁建寺庙,一个是在山洞里雕刻大佛,雕刻时还要力求高大细密,以确保每一个看过的人都要当朝诚服到五体投地,也许这就是当时的大国风范吧。话说,室内的石窟是不能拍照的,但不知道为什么还有很多人偷偷摸摸用手机拍照,难道不知道云冈石窟官方网站有全景高清游览吗?这一点云冈石窟真的是值得称赞了,页面设计和交互都不错,内容也很丰富,无压力超过国内90%的景点。

最后用逃亡之路做一个总结吧。如果说前几天的逃亡之旅都依然让我们保有侥幸心理的话,大同急转直下的形势让我们彻底决定提前离开山西。10月1日早上的通报显示,前一天山西全省病例继续增加,其中太原新增2例确诊病例和1例无症状感染者,大同市增加1例确诊病例和5例无症状感染者,大同市区的景点全数关闭,导致下午市区的景点全部取消。按照原计划,未来几天我们本来是打算回到太原,并继续在太原市和晋中市周边游玩,但10月1日起,山西博物院也发了闭馆通知,越来越多景点宣布关门,种种迹象让我们这时不得不考虑逃离山西。10月1日晚,我们当机立断取消了原定行程,购买了10月2日的回程机票。

10月2日,我们从大同直奔太原,还了车之后打车到机场,匆匆结束了这次的大逃亡之旅。头尾五天,八次核酸,无数次被拦截,每到一个城市都被上一个城市防疫办打电话流调,回来之后就被限制出行,继续每天一测,直到上班那一天,刚好度过一周,才获得了完美的绿码。有点高兴,有点可悲。希望有朝一日能够补完这次的晋中北古建之旅吧,希望下一次,不再需要胆战心惊。是的,微不足道的希望。


悬空寺山门的砖匾,颜色还蛮好看的


悬空寺山门的门环铺首


层峦叠嶂的悬空寺,寺檐仿佛触手可及


山体开掘出的通道,肆意插在岩体上的立柱,据说这些立柱是可以晃动的,也就是说,其实悬空寺主要是靠建筑体下方打进岩体的横梁承重


从对面的平台遥看悬空寺,似乎也没有特别壮观


也算是到了北岳恒山,打卡留念一下吧


第五窟(大佛洞)和第六窟(释迦佛洞)窟前四层木构楼阁檐柱柱头上的兽首(龙)


第四窟的局部一窟,属于北魏晚期开凿,所以基本上无人问津


第二十窟(白佛爷洞)属于昙曜五窟之一,算是云冈石窟最具代表性的地标了,头光背光内的坐佛、供养天和飞天都栩栩如生


和第二十窟释迦坐像的合影

晋中北大逃亡一章——太原和忻州

十一长假去哪里玩其实并不是一个很难的选择,翻一下全国疫情地图也只剩下山西、陕西、吉林、湖南、安徽、福建六个省没有风险。在这其中如果非要选一个很想去的地方,那么也只有山西了,一来山西也算是我的籍贯所在,二来山西古建之旅一直躺在旅行清单里,遥遥无期的疫情防控倒是促成了这次的旅途,当时觉得还算是冥冥之中的宿命,但谁又能想到,这一次的晋中北之旅却只能用一场大逃亡来形容。

一、太原市(晋祠)

由于时间比较赶,这次太原市区就选了一个最有名的景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晋祠。不知道是不是有初来乍到的新鲜感加buff,本来想随便打个卡就走的晋祠竟然有些意犹未尽的意思。抵达晋祠的时候已经三点,想着先去看看圣母殿吧,结果进门之后却迎来了漫长的跋涉,踏过绿地绕湖畔,穿过树林翻假山,一层一层的障碍让人似乎有些绝望,最后终于在十五分钟之后才来到了晋祠的核心景区——金人台、对越坊、献殿、鱼沼飞梁、圣母殿的这一段中轴线上。

作为晋祠里仅存的宋代(北宋)建筑物,圣母殿对于即便是不懂建筑的游客来说也是值得一看的,比如说我,不懂对照《营造法式》分析得头头是道,对榫卯结构也是一知半解,但木梁柱上那些斑驳而皲裂的纹理,难以辨认的绘饰,殿内那些褪色的宋代彩塑却能让人一眼万年,嗯,数百年吧。当视野聚焦到掌心那么大的局部,一些岁月的痕迹就能深邃地展露在光线之中,似乎真的能看到整座木构建筑游走历经上百年的光阴后依然屹立的傲骨(也是不必对眼看那么近)。

晋祠的其他看点主要也就集中在圣母殿前一带的中轴线核心景区,包括宋代之后建造或近代以来重修的鱼沼飞梁、献殿、对越坊和金人台,其中金人台西南侧的铁人还是宋代铸造。另外,圣母殿两侧还分别有一株据测树龄近三千年的「周柏」和最早记载于东周年间的「难老泉」(宋代之前称「晋泉」)也值得一看,只是难老泉下方那个每个人来都要摸一下脑袋的举钵接水汉白玉和尚不知道什么来历,查了半天也没查到……

最后说说逃亡之路吧,9月28日早晨出发去山西之前,还看过前一天的疫情通报,山西全省依然无风险,航班落地之后也老老实实做了核酸落地检。结果当天下午离开晋祠的时候,检票口就已经出现了一些骚动。虽然距离景点关门还有半小时,但是很多游客都被拦在了门外,还依稀传出了黄码和密接的关键词。赶紧看了一下下午的发布会,发现太原突然新增了4例阳性,小店区划出了高风险区,万柏林区和晋源区划出了中风险区。而机场就在小店区,而晋祠位于晋源区,虽然跟疫情地点很远,但是毕竟健康码只定位到市,胆战心惊的我们直奔忻州市,还好在宾馆顺利入住,当时一方面希望疫情不要蔓延,一边如履薄冰地调整未来几天的行程。


晋祠圣母殿


圣母殿前的木雕盘龙是宋代原物,也是现存最早的木雕盘龙


圣母殿内的彩绘泥塑,主像圣母为邑姜,齐太公吕尚(姜子牙)的女儿,周武王姬发的王后


三千年的周柏横卧空中,树干上长出了一棵小树还蛮可爱的


难老泉的出水口,下面就是那个脑袋已经被人摸得锃亮的不知来历的和尚


离开时的不知所以打卡照,「晋祠」二字为唐太宗李世民御笔(提取的)

二、忻州市(五台山、雁门关)

本来这一趟忻州之行是没打算进五台山景区的,毕竟最重要的古建都在景区外面,比如大名鼎鼎的佛光寺、南禅寺和延庆寺。但是根据最新的公告,这几个寺庙都因为疫情依然没有开放,于是只好临时打算去五台山转一转,好歹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但等我们刚到达景区,五台山的核心寺院「塔院寺」就因疫情防控关闭了,里面的游客被悉数赶了出来,而我们则和刚刚抵达的游客吃了一顿新鲜至极的闭门羹……于是赶紧前往和塔院寺原本是同一家的「显通寺」,好险那边还开放。

虽然五台山的规模形成于南北朝(北魏至北齐时期达200余座),鼎盛于唐代(「大寺三百六,若兰无其数」),但现在五台山的寺院大多都是元明清时代建造或重修。显通寺始建于东汉,但目前寺院也以明清建筑为主(元代建造的释迦牟尼舍利塔被藏在了明代的大白塔内,一同被划归给了明代从显通寺分家出来的塔院寺),即便如此,如今也已经是五台山全山寺院之首和全山青庙(汉传佛教)首寺了。说实话,显通寺的建筑看起来就是……杂。除了传统木构建筑之外,还在中间夹杂了一座白色砖石结构的无梁殿(也称无量殿),虽说以其无梁的结构从建筑角度来说有点厉害,但外观上看起来四四方方略微摩登,总有一些格格不入,而最后的重头戏又是铜殿,全殿用10万斤铜铸成,青铜鎏金,在阳光下看一眼就能刺穿晶状体(不是)……总之就是中轴线上的建筑就是木头、砖石、木头、青铜,材质和色泽都十分不统一……

从显通寺出来,又选了一座全山黄庙(藏传佛教)首寺「菩萨顶」。菩萨顶就在显通寺的后方的灵鹫峰顶,又称大文殊院,原本也是青庙,在清代改为黄庙。因为在明清多次成为皇家敕建寺院,所以相比其他寺院更多了几分皇味……所谓皇味嘛,除了殿宇上铺了很多尊贵的黄色琉璃瓦之外,就是些帝王笔墨了,什么康熙啦,乾隆啦,就都还满能写的……菩萨顶虽然不算高,但是大照壁之后就是大剌剌的108级石阶和一个完全不容商量看得人腿软的斜度,吭哧吭哧爬上去之后俯瞰一下,确实能感受到一点「灵峰胜境」的意味,当然很可能是因为喘得飘飘欲仙了。

根据UNESCO世界文化遗产官方评估文件,除了塔院寺、显通寺和菩萨顶之外,五台山申遗时重点提及的寺院还有同属怀台镇的碧山寺、殊像寺、南山寺、龙泉寺、金阁寺,以及佛光山地区的佛光寺(来源,P16-P17),有时间有兴趣的当然也可以全部刷一遍。但我们因为时间不多,所以就匆匆下山了,下一站就是忻州最后一个景点,雁门关。

但说实话,雁门关虽然名头很大,但实际上体验真的很差。从景区入口到雁门关还需要经历一段接驳车和半个小时的山林爬坡,重点是这段爬坡除了一开始的100米人造仿古商铺市集之后,沿途就几乎再也没有什么可看的了。好吧,我承认自然环境是还不错,但真的大可不必无畏摧残游客的体力。结果好不容易爬到了雁门关天险门,一面跟城楼一样高的巨型红旗挂满了整个城墙,没错,除了城门和雁楼之外的整个城墙都是红色,足有四米高,六米宽之巨……非常……煞风景……当然,这是节日特供而已,我是只想拱手道一句:谢谢,不必。总之,这盛名还是留给历史地位吧,说是看头真的不大,如果没有去过长城,倒是可以爬上一段,至少没有帝都那么拥挤,至于长城的造型什么的就别要求太高了。

最后继续来捋一捋在忻州市的逃亡之路吧。9月29日早上查看消息,山西省通报了前一天的3例确诊病例,包括之前出现阳性的小店区和晋源区,还有大同市阳高县,风险区倒是没有扩大,于是在宾馆做完核酸就安心出发,结果到了五台山,因为车子是外地牌照所以还要继续做核酸……下午,五台山有更多的寺庙关门,我们也赶紧下山,不出意外,在忻州市的高速出口又被拦了,原因还是因为外地牌照,最后跟防疫人员解释了半天是租的车,然后看了健康码和核酸记录才勉强放行。9月30日早上再传噩耗,大同市云州区新增1例确诊病例,全省的高风险区又增加了大同市的云州区和阳高县,而这一天我们在游完雁门关和应县木塔之后就要进入大同市了,疫情是否会影响到后续的行程呢?欲知后事,且待下回分解……


显通寺铜殿内壁的万尊铜佛


显通寺无梁殿顶部斗八藻井中间的平棋


显通寺大雄宝殿侧面的一个神龛里供奉的神仙还满有趣的,查不到出处,但是对照了一下样子,应该是「面燃大士」?


塔院寺只能远观大白塔了


菩萨顶大照壁之后的石阶以及最高处的木牌楼和康熙亲题的「灵峰胜境」


从显通寺到菩萨顶之间的山路还蛮有趣的,不枯燥


雁门关天险门是没法拍了,就拍一拍雁门关长城吧,也算是爬过长城的好汉了


雁门关的内部山路,也就只能看看植物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