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搖再出發

好了傷疤忘了疼,蹦迪上癮要發瘋。時隔兩年,終於再一次踏上了Fuji Rock Festival的山谷!有了上一次在上野到越後湯澤的新幹線自由席車廂被一路擠到險些屁滾尿流的慘痛經驗教訓,這一次總算成功在網上提前購買了新幹線的指定席,結果發現這次搭乘新幹線的人寥寥無幾,自由席也完全沒有問題……好好好,跟我玩躲避球是吧。

不管怎麼說,指定席的旅程當然還是更加舒適一些,儘管在越後湯澤依舊需要半個小時等待大巴,但也基本上在陰涼處,抵達會場時清風拂面,讓人不禁意氣奮發,雄赳赳氣昂昂地走入了露營區。不過很快,苗場山的烈日很快就讓我回到了之前的恐怖夢魘。等我七手八腳揮汗如雨地搭完二進宮的小橘(沒錯,帳篷),看到還有幾公里的舞台要走,就忍不住問自己到底是為了什麼要在毒辣的驕陽之下搞徒步拉練。而更讓人崩潰的是,今年總算沒有把帳篷搭在斜坡上,免去了地心引力讓皮肉分離的苦難,但是毫無樹蔭的帳篷卻一定能讓你在七點就被朝陽蒸熟,散發出陣陣肉香,因此當我周日去到王子酒店跟朋友回合的時候發現酒店陰影區的帳篷就彷彿發現了新大陸——這分明是沙漠綠洲。如果有下次,這裡絕對是搭帳篷的最佳場地,儘管距離舞台更遙遠,但為了這個24小時隨時都能補眠的港灣,再多走十幾分鐘又有何妨!總比現在即便暫時沒有特別想看的舞台但卻無處休息只能拖著疲憊的雙腿在炙烤煉獄中輪迴要好多了。

不過終究能熬,Music heals。能在現場聽到Alexander 23、Dermot Kennedy、Ryu Matsuyama、優河、タテタカコ、浮と港等等這些香蕉賞常客的歌聲真的是此生無憾了,再隨便在紅舞台跟著不認識的歌手蹦躂幾場,真的堪比顱內馬殺雞,哪怕肉體再粘膩,也能抽個晚餐時間錯峰去苗場溫泉泡個溫泉,晚上再吹個晚風,喝一杯隱藏美食——限時特供冰牛奶。大家心心念念的烤羊排今年也不出意外地回歸了,隊伍比以前更長了,但為了能夠嘗到賣出186萬本全日本銷量第一的烤羊排,多長的隊伍也得排,拋開組隊打怪的優勢也必須排!

日晒了,雨淋了,歌聽了,迪蹦了,溫泉泡了,隱藏牛奶喝了,美食吃了,木頭鋸了,晚霞看了,mini版團建了,和之前兩次一樣到周日上午就受不了提前溜了,但是下次,還想再來一次。


JR越後湯澤站門口等大巴的人潮


會場內的小路


今年的Lids Land邊上種滿了繡球花,還蠻好看的


Board Walk上立著過去一年離世的藝人名字


露營區的勳章


露營區的晚霞,所見即所得,令人窒息的美


入口的人潮


場地沿途的一些供人打卡的展板


剛搭完小橘後生無可戀的合影


之前看了好久,今年終於第一次鼓起勇氣報名鋸了一塊木頭並親手烙上了logo


排了半個小時的烤羊排


只有夜晚才會供應的隱藏美食——塚田牛乳


和穩如CD機的タテタカコ合影啦!(被說太嚴肅彷彿她是我粉絲……)

北陸山海傳六章——美食

美食篇就從富山縣開始說吧,由於地處日本海一側的富山灣,富山縣的漁獲豐富,海鮮自然少不了。尤其是著名的富山灣壽司,甚至在富山站就可以看到大大的模型,可以說是富山縣的看板美食了。這次選的壽司店是距離富山站不遠的「廻転とやま鮨(迴轉富山壽司)」,位置和評分還不錯,還可以中英文自助點餐,十分方便,唯一的缺點就是因為對外國人太友好,以至於往往要大排隊。如果是在6月到9月左右來到富山縣,那就不妨嘗嘗北陸和山陰等日本海沿海一帶6到9月盛產的赤鯥(アカムツ),在當地往往被稱為喉黑(ノドグロ),吃在嘴裡那就是一種很貴的味道……嗯,味道確實不錯啦,當然推薦的白蝦、紅雪蟹和經典的三文魚也不能落下。

高岡市的一天由於十分匆忙,所以只選了一家高岡站門口的一家烏冬蕎麥麵店「今庄」,味道出乎意料的不錯,主打的山藥泥(山かけ)和豆腐皮(いなり)都很不錯。

如果在富山還有時間,還可以試試日本著名的富山黑拉麵(富山ブラック)發祥店「西町大喜」,不過我個人被日本的拉麵咸怕了,加上富山黑拉麵主打重鹽重醬重口味,就沒打算嘗試了……

廻転とやま鮨 富山駅前店
Tabelog: 3.5
Google Maps: 4.1


迴轉富山壽司的店招


季節限定的招牌名物——炙烤喉黑


白蝦、甜蝦和紅蝦的拼盤也很不錯

うどん・そば 今庄 高岡駅南店
Tabelog: 3.35
Google Maps: 4.0


今庄高岡站南店的店招


山藥泥蕎麥麵加豆腐皮,豆腐皮超入味

接下來就是石川縣美食推薦了。雖然和富山縣差不多都是坐擁山海,飲食也大差不差,但作為北陸核心旅遊城市,金澤的美食更為出名一些。首先要推薦的地方就是近江町市場,可以吃到各種壽司生蚝海鮮丼,也有很多遊客向的連鎖店,你可以選擇站在攤位前嗑兩顆生蚝,也可以坐進店裡用中英文點餐慢慢品嘗。這次分別去了「ひら井(平井)本店」和「もりもり壽し(滿滿壽司)近江町店」,海鮮確實很鮮,但是很難跟其他地方的海鮮分出高下。除了近江町市場,還要推薦另外一家壽司專門店「加賀彌助本店」,第一次吃Omakase的割烹壽司套餐,不知道吃了個啥,也不知道人家用手捏完直接放在檯子上(付け台)的壽司要用手拿還是筷子夾,只知道在點生蚝的時候鬧了個笑話,一開始想著一人點一顆,結果老闆娘嚇了一跳,問了我們是遊客之後告訴我們還是先來一顆吧,因為很大,邊上一桌客人也跟我們解釋吃不了。等到上來的時候才發現,是真的很大,生蚝本人被切成了一片一片,這是我第一次這種沒有湯水的生蚝,吃起來更像菌類的彈牙口感,彷彿是帶點韌勁的杏鮑菇在唇齒間撕裂,迸射出冰涼咸鮮帶點甜味兒的汁水滲透整隻舌頭鑽進每一顆味蕾,在體內綻放出山海交融驚為天人的至鮮美味!

另外一個金澤必吃的品類是關東煮,為什麼這麼有名,可能就是某節目里說了一句,金澤的關東煮店鋪和人口數之比是全日本最高的,於是就成為了外地遊客來必吃的B級美食。這次吃了兩家關東煮名店,一家是入選2021年Tabelog居酒屋百名店的「黒百合」和「菊一」,前者就在金澤站,非常方便,但是也因為過於方便因此往往需要大排隊,後者是當地名物蟹面的發祥店,相對離21世紀美術館更近一些,但是店鋪只能坐得下14個人,建議錯開正餐時間比較好。關東煮店裡吃的東西相差不大,都是普通的關東煮材料加上一些特色的蟹類食材和車麩(就是麵筋),在盛入用海帶、魚乾等熬制的濃郁湯頭。相比而言,個人更喜歡菊一的氛圍,就像是那種家常小店,大家坐在吧台,前面就是熱氣騰騰的關東煮,店員們忙前忙後,時不時還和客人們聊上幾句,生活氣混合著煙火氣瀰漫著整個小店,可惜季節限定的招牌蟹面只有冬天才有。

最後一道推薦的特色美食就是ハントンライス(Hanton Rice),中文就是什麼什麼飯的意思,前面部分翻譯不能,因為ハントン(Hanton)這兩個字就是生造的,匈牙利Hungary的Hun(因為主廚擅長匈牙利料理)加上金槍魚的法語Thon(因為一開始用的是炸金槍魚),硬要說的話要麼音譯成匈頓飯,要麼根據意思翻譯成番茄醬及塔塔醬佐炸魚蛋包黃油飯。想要吃到最正宗的炸魚蛋包黃油飯,就得到發明這道料理主廚開的「グリル オーツカ(大塚)」,距離菊一不遠的一個小小西餐廳,喜歡蛋包飯的人應該會喜歡。

哦對了,不能忘記甜品。因為金澤以金箔出名,那麼在逛東茶屋街的時候千萬不要錯過紀念品店箔一 東山店的金箔冰淇淋。因為紅到幾乎每個來金澤的人必吃,因此工作人員已經熟練到在貼金箔的時候還會幫你擺好架子告訴你準備拍照咯。至於金箔冰淇淋究竟有什麼不一樣的味道?咂嘛咂嘛嘴,還是能夠在普通的冰淇淋之上品嘗出一絲絲富有的餘韻吧。

近江町海鮮丼家 ひら井 本店
Tabelog: 3.4
Google Maps: 3.9


平井本店的招牌海鮮丼海鮮,算是蠻新鮮的,但海膽還是感覺一般(啊沒錯,店招忘記拍了)

もりもり壽し近江町店
Tabelog: 3.5
Google Maps: 4.1


滿滿壽司近江町店的店招


一堆各種海鮮壽司

本店 加賀 彌助
Tabelog: 3.6
Google Maps: 4.5


彌助本店的店招


美味驚為天人的生蚝

季節料理・おでん 黒百合
Tabelog: 3.7
Google Maps: 3.7


黑百合的店招


開放式的關東煮灶台


分別有ごぼう天(牛蒡天婦羅)、赤卷(金澤特色魚肉製品)、こんにゃく(魔芋)、ちくわ(竹輪)、烤豆腐、丸天(魚丸)、鰯つみれ(沙丁魚肉丸)、角天(油炸魚餅)、ぜんまい(豆腐皮卷薇菜)、大根(蘿蔔)


店裡的すじ鍋(牛筋鍋)也還不錯

おでん 菊一
Tabelog: 3.7
Google Maps: 4.1


菊一的店招


因為很飽,所以只點了竹輪、蘿蔔和金時草ふかし(使用金澤特色蔬菜紅鳳菜做的魚餅)


菊一的牛すじ煮(燉牛筋)跟黑百合相比更勝一籌

グリル オーツカ
Tabelog: 3.5
Google Maps: 4.0


大塚的店招


大塚的原創招牌——ハントンライス(Hanton Rice),可以洋氣地稱為:番茄醬及塔塔醬佐炸魚蛋包黃油飯

箔一 東山店
Tabelog: 3.6
Google Maps: 4.1


金澤名物,箔一金箔冰淇淋,服務員現做現擺,儀式感滿滿


雖然據說金箔會跟著便便排出來,但吃金子多少還是有點離譜……

當然,金澤的美食遠不止如此,金澤咖喱、金澤烏冬、八號拉麵,以及郊區的白餃子、雞肉野菜味噌鍋等也是當地的靈魂料理,有時間的話都可以找來試試!那麼到這裡,北陸之行的遊記算是正式完結了,撒花!期待下一次的日本游!

北陸山海傳五章——石川縣金澤市

這次北陸之旅的最後一站,就是石川縣政府所在地——金澤市。金澤應該算是整個北陸地區最熱門的目的地沒有之一,既有一些很像京都的傳統歷史文化街區,也有走在時尚前沿、放眼整個日本都位列前茅的文化藝術氛圍。這一點從JR金澤站的設計就能看出——日本鼓的造型,兼具傳統與時尚,既透光又擋雨,不僅適合打卡,在功能上也注重實用性,感覺是日本數一數二的大型JR車站了。


JR金澤站,估計是全日本最有特色的JR車站之一了

金澤市的文化財非常多,景點也很多,所以這次就挑了幾個重點的逛一逛,一個就是金澤城北面的兩個重要傳統建造物群保存地區「東山東」和「主計町」,另一個就是金澤城南面的國指定特別名勝「兼六園」和知名現代藝術打卡地「金澤二十一世紀美術館」。當然,金澤城公園也有一些值得看的國指定重要文化財,但畢竟沒有天守,少了幾分看點,像我這樣時間並不充裕的話就選擇略過吧。

東山東和主計町這兩個重要傳統建造物群保存地區相距不遠,可以安排進古街之旅的一日游計劃。東山東位於淺野川東北側,也算是金澤市最有代表的核心景區,整個街區約有三分之二建築均為明治時期的茶屋設施遺存,所以也有一個更有名的稱呼「東茶屋街(ひがし茶屋街)」。這條街區的大部分建築如今都已經被改建為商鋪,也有個別老鋪依然在經營茶屋生意,其中一間建於文政三年(1820)的茶屋「志摩」位列國指定重要文化財,目前作為茶屋博物館對外展示(門票500日元),可以進去了解一下茶屋的歷史,也可以在一樓點一份茶點小憩一下。當然除了主街之外,東山東的範圍很大,有很多邊邊角角值得探索,隨處可見的餐飲店鋪星羅棋布,工藝品伴手禮也應有盡有,除了金澤最有名的金箔冰淇淋專門店「箔一」分店,潮牌#FR2也在附近開了一家「#FR2柳」,另外二樓有石川縣觀光吉祥物「百萬先生」坐鎮的「八百萬本鋪」也非常推薦,除了可以和吉祥物合影之外,還能買到非常多設計感十足的特色周邊和紀念品。最後帶一筆主計町吧,主計町幾乎緊挨著東山東,沿著淺野川西南側延申,同樣也是茶屋町,以河邊的石疊小路和老建築上名為「蟲籠窗(木蟲籠)」的木格子窗為特色。儘管比東山東距離公車站更近一些,但是遊客基本上都直接穿過主計町入口直奔東山東。於是主計町入口彷彿成為了異世界的入口,再沿淺野川往西北走幾步,就幾乎看不到遊客,除了偶爾有觀光人力車穿梭而過。如果喜歡安靜地感受茶屋町的歷史,也許主計町是一個更不能錯過的街區。


東山東的主街就這麼一條,一眼就能望到頭


東山東主街靠近市中心的另一頭,垂柳紅房更有特色,也更繁華一些,「箔一」冰淇淋店就在這一頭


相比東山東的繁華,主計町就空無一人了,當然也可能是因為這條街區沒有一般的賣店,只有隱匿期間的餐飲店


如果搭乘觀光人力車的話,主計町會是必經的一條街區


位於東山東外圍,靠近主計町入口附近的路邊大型商戶「八百萬本鋪」,從食品土特產到服飾和家居雜貨應有盡有,並且集合了很多當地藝術家和設計師品牌,算是金澤市紀念品的看家門店了


八百萬本鋪建築原本是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的「舊志村金物店」,2015年進行了改建,但外表幾乎保留原貌,內部也保留了很多昭和時代的傢具


八百萬本鋪最受歡迎的自然是金澤市官方觀光吉祥物「百萬先生」的周邊啦


在店鋪的二樓有飲食休息處,還可以和百萬先生進行親密互動哈哈哈

兼六園是日本36個國指定特別名勝之一,同時也被譽為「日本三名園」之一,應該算是北陸最值得一去的日式園林了。兼六園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十七世紀七十年代,不過形成如今的形態布局已經是萬延元年(1860年)之後的事情了。兼六園得名於文政5年(1822年),源自宋代詩人李格非的遊記《洛陽名園記》。李格非在該書中描述洛陽名園「湖園」時寫道,「洛人云,園圃之勝,不能相兼者六:務宏大者少幽邃;人力勝者少蒼古;多水泉者難眺望。兼此六者,唯湖園而已。」兼六園的意思,顧名思義就是能夠兼此六者的園林了,看起來很直白,但是感覺不考究一番也不懂此六者是哪六者,彷彿三好學生的稱號,誰也不知道是哪三好。吐槽歸吐槽,兼六園確實是我去過的那麼多日式園林里的佼佼者。足足11.7公頃的佔地面積可以悠哉散步迷路半天,而圍繞核心區域霞池(霞ヶ池),基本上每走幾步就能看到完全不一樣的精美景緻,很能體現日式園林的特色,小巧玲瓏,造型別緻。如果你從位於霞池北側的「徽軫燈籠」前拍一張照片,那麼你將入手兼六園最有代表性的照片一張,如果是在冬天,後方唐崎松上搭建的雪吊還能你的照片更添一份日式特色,瞬間升級為Max Pro的終極版本。另外,在兼六園南側還有一座國指定重要文化財「成巽閣」,文久3年(1863年)時是加賀藩十三代藩主前田齊泰之母真龍院的隱居所,如今作為歷史博物館開放參觀(門票700日元,特展1000日元)。裡面展示了當時的日式建築擺設和工藝品等,其自帶的庭院「飛鶴庭」也被列入國指定名勝,如果走得累了,不妨進來參觀休息。


兼六園入口附近的商鋪,明明還有一段路,但是整體幽靜的氛圍已經和周圍的鬧市截然不同


整個兼六園給人的感覺就是鬱鬱蔥蔥,樹木成蔭。圖為霞池東北側的唐崎松,據稱是加賀藩第13代藩朱前田齊泰從琵琶湖畔唐崎松取來的種子栽培而成的黑松,是兼六園枝幹最茂密的一棵樹。冬天時為了防止被雪壓塌會搭建雪吊,搭配皚皚白雪,堪稱日本的絕景之一


坐落於霞池西南側的「內橋亭」,1874年從邊上的蓮池馬場移建而來,懸空於水面,彷彿和周圍的景緻融為一體


兼六園標誌性的「徽軫燈籠」,位於霞池北側,因為下方的分叉形似古琴支撐琴弦的徽軫(現在多稱為琴柱)而得名


霞池、徽軫燈籠和內橋亭盡收眼底的合照

接下來是距離兼六園不遠的幾個美術館,畢竟是和兼六園完全不同的風格,所以還是另起一段吧。首先當然是大多數人來金澤必打卡的金澤二十一世紀美術館,作為日本最著名的現代美術館之一,這裡的特展基本上可以無腦買票入場,並且買票的時候不要忘記預約一下這裡的最著名常設作品——阿根廷當代藝術家Leandro Erlich的Swimming Pool,沒錯就是那個所有人必拍的那個蒂芙尼藍色的游泳池底,結果當天下了瓢潑大雨,殺死了一切光線透過波紋打在臉上的效果,只剩下一個蠢蠢的池底。哦對了,當天的特展是美國藝術家Alex Da Corte的Fresh Hell,從裝置藝術到影像作品洋洋洒洒十一組作品,慢慢逛完差不多剛好等到Swimming Pool的預約時間。當然,美術館內外的其他區域也有一些裝置藝術,可以不要抱著太大的預期偶遇一下拍個照。逛完金澤二十一世紀美術館時間還好,於是找了一間2020年新開的私人現代美術館Kamu。Kamu的門票包含了六七個作品,與眾不同的是,除了本館的三個作品之外,其他展品散落在市中心的各個角落,有的在街角的一個暗門裡,有的則擺在了某個商場的天台。由於一開始沒想到是這麼一個遊園式參觀路線,因此距離閉館只有兩個小時的我們開始了囫圇吞棗的觀展之旅。首先是本館主打的Leandro Erlich的Infinite Staircase,雖然是很震撼的作品,但其實之前在上海個展的時候已經看過一次了。二樓有英國雕刻藝術家Stephanie Quayle的系列作品Animal Instinct,三樓有日本陶藝家桑田卓郎的系列作品Tea Bowl,一個主打奇形怪狀的動物,一個主打奇形怪狀的容器,都值得一看。之後就蒼茫的尋寶過程,由於Kamu的分館太新太小,Google地圖要麼沒有具體的標註,要麼標註了在哪幢建築,卻在門口怎麼都找不到入口,尤其是Kamu Black Black館,估計在商店街標註的地點遊盪了五分鐘,最後才推開了一個小小的毫無標識的黑色大門,進入整個Kamu最讓人驚喜的聲光展——黑川良一的Líthi。漆黑的空間瞬間剝奪了所有的感官,從緩到急的鼓點開始衝擊聽覺,隨之而來的是踩點而至的頻閃燈,眼前的光影跳著鼓點的節奏,強烈地敲打著視網膜和耳膜,在顱內迸射出萬丈光芒。另外,還在最後的時間找到小巷深處的Kamu L看了攝影家森山大道在角落一間小屋裡的作品Lip Bar,從商場香林坊東急Square坐電梯到頂樓的Kamu Sky看了雕刻家久保寬子的作品「泥足」。雖然這些作品都非常不起眼,但是和瀨戶內這類鄉村藝術節不同,Kamu這種在城市的鬧市區打卡藝術展品的體驗確實讓人耳目一新。


金澤二十一世紀美術館特展,Alex Da Corte的Fresh Hell


Leandro Erlich的Swimming Pool


Sanaa(妹島和世和西澤立衛)設計的兔耳椅子


Kamu美術館本館一樓展出的Leandro Erlich的Infinite Staircase


Stephanie Quayle的Animal Instinct


桑田卓郎的Tea Bowl


森山大道的Lip Bar


黑川良一的Líthi

洋洋洒洒終於把這次北陸的遊記全部寫完了,其實石川縣還有好多溫泉地沒來得及探索,大部分的時間都花在吃吃吃上了,那麼這一趟到底吃了哪些令人食指大動的北陸美食呢?敬待明天揭曉!

1 2 3 4 5 6 7 8 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