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野一章——松本市(松本城+上高地)

長野縣在我以前的印象中一直只是滑雪勝地,名字聽著也像是長長的荒野,結合起來大概就是一整個荒野雪山的總稱,沒想到竟然還有很多城市(?),於是打算在秋天帶著老媽去刷新一下自己荒謬的認知。

長野縣古稱信濃國,地域相對狹長,是唯一一個日本阿爾卑斯三大山脈全都沾邊的縣,因此縣內交通也非常不便,看,果然還是一整個荒野雪山。雖然北陸新幹線可以從東京直達長野,但是考慮到還要轉車去南部偏遠的地方,所以本次五天行程的第一站選擇在更中部的松本市落腳,畢竟松本市的國寶松本城和山嶽觀光徒步勝地上高地也很值得多佔用兩天時間。

一、松本市

首先來說說松本市區吧,松本市區主要就是看一個國寶松本城。雖然細數了一下,日本五大國寶天守已經看過了犬山城、彥根城和松江城,而且除了第一個看的犬山城之外,印象都已經不太深刻了,但是走過路過總歸是不能錯過,畢竟來都來了。相比其他三座國寶天守,松本城天守坐落於平地,邊上就是護城河,似乎「風水」更好一些,整個公園的景緻也更美一些,但是逛一圈也就差不多結束了。另外如果市區時間還有富裕的話,也可以逛一逛中町街和繩手街的小吃鋪和民藝雜貨店,感受一下松本市的青蛙崇拜。


與松本城的合影!


松本城公園本身還是不錯的,可以散散步


松本市的繩手街與中町街隔著女鳥羽川平行而建。繩手街是步行街,以供奉青蛙聞名。據說這裡曾是「河鹿蛙」的棲息地,但後來隨著河川污染青蛙逐漸消失,商店街也失去了生氣。於是為了改善水質,振興商店街,整條商店街從昭和四十七年(1972年)開始祭拜「蛙大明神」,並展開各種環保振興行動,青蛙也就成為了這裡的守護神。圖中的雕塑是2024年東京藝術大學設計的「蛤蟆武士(ガマ侍)」,當時作為學校學園祭神轎巡遊比賽的神轎之一,斬獲了諸多大獎。為了能讓作品擺脫被拆除的命運,設計團隊聯繫了很多跟青蛙有關的場所街道,希望能夠收留,但都遭到了拒絕,最終只有松本市伸出援手,將蛤蟆武士安置於繩手街入口處,後成為當地的地標之一


另外,日文里的青蛙與復甦、回歸和變化同音,所以繩手街的「蛙大明神」小神社還是吸引了很多人祈願


繩手街整體並不長,店面大多是古樸的長屋風格,看起來錯落有致


這裡還夾雜著一家風格較為現代的Gelato冰淇淋店,源於美國緬因州巴港的Mount Desert Island Ice Cream,口味非常獨特但偏甜一些,可以嘗一嘗

二、上高地

重點來說說上高地吧,上高地位於日本北阿爾卑斯山脈——飛驒(tuó)山脈,全境屬於「中部山嶽國立公園」管轄,海拔約1500米,被列為日本的「特別名勝」和「特別天然紀念物」。關於日本阿爾卑斯山脈,之前富山縣遊記和岐阜縣遊記都有詳細解釋,本篇不再贅述,只不過富山縣和岐阜縣去過的北阿爾卑斯山脈景點和更多的是纜車或交通工具直達山頂的形式,雖然也有一定的輕徒步路線,但想要一路直達山頂也是沒有問題的。相比之下,上高低幾乎沒有開發,不收費,就是以徒步觀光為主的原生態景區。景區雖然有巴士可以直達,但是僅設有三處下車點(大正池、帝國酒店和上高地巴士中心),遊客只可以在這三個下車點中選擇一個地方下車,返程也只能選擇一個地方上車,三個站點之間不能換乘,所以相當於是到了景區之後,在離開之前就只能徒步。整個上高地徒步一周大約25公里,但是沿途交替出現的河川、石灘、濕地、遠山和神社絕對能夠讓你大飽眼福。

上高地徒步的經典路線是從上高地巴士中心的河童橋沿著西南-東北走向的梓川往返西南端的大正池(全程約8公里,官方估算兩個半小時),或者在經典路線基礎上,再向東北走往返明神池(全程約6公里,官方估算兩個小時)。這次行程由於考慮到老媽年紀大了,就打算在西南端的大正池直接下,徒步至河童橋,再加一個明神池的往返,最後從河童橋的上高地巴士中心返程,這樣大概總共就是10公里,估算的時間在三個半小時之內。

本次的起點大正池是上高地最著名的景點之一,100多年前因燒岳噴發形成,如今成為了鑲嵌在山間的一顆藍寶石,倒映著兩側的樹林和遠處的燒岳和穗高連峰,池中還能看見噴發後留下的焦炭古樹。從大正池到河童橋這段路也是最悠閑的,一路走走停停坐坐吃吃給老媽拍拍照。沿路還能經過田代池和田代濕地。田代池水質清透,視野開闊,是眺望穗高連峰的另一個絕佳位置,只可惜去的那天天氣不好,時不時下一陣雨,山谷里也充滿了霧氣,並不能看到什麼峰。經過田代濕地,再沿著梓川邊的樹林小道繼續往河童橋走,等走到的時候才發現原本應該一個多小時走完的路程(不到4公里),我們足足走了兩個半小時!

河童橋是上高地的核心,巴士中心就在這裡,周邊還有琳琅滿目的紀念品店和餐飲店,平時穿衣離不開黑白灰三色的日本人也終於在戶外徒步呈現出了五顏六色的姿態,彷彿剛破繭的花蝴蝶止不住搔首弄姿四處開屏,目前已經是考慮到我們還要趕末班巴士,剩下的6公里按照官方估算兩小時的話,妥妥來不及,於是我們加快了腳步,從梓川西北側直奔明神池。

說個題外話,熊鈴鐺這個東西,雖然一直放在包里,但之前都覺得是裝飾大於意義,這次走在大正池,發現所有的人都是叮鈴咣啷的,人多的時候感覺到了什麼施法現場,於是為了讓我媽也顯得合群,就從包里拿了個貓鈴鐺給她,兩個人走起路來頓時有了音效彷彿加了buff,當然和路過的每一個行人打招呼也已經足夠讓人身心愉悅。在從河童橋到明神池途徑岳澤濕地的時候,棧道中間也會刷出一些裝好的大型熊鈴,並伴隨著張貼的野熊目擊記錄和警示,似乎這玩意兒真的可以嚇走熊,但充其量不過只是為了讓熊知道這裡有人類罷了,威脅是威脅不了一點。

等到我們走到明神池,遊客已經寥寥無幾,但當看到明神池綠樹環繞的平靜湖面和御船祭時用到的那艘紅船時,這一段略顯匆忙的徒步瞬間顯得價值無限。明神池連同邊上的明神二池以及穗高神社和嘉門次小屋都為整個上高低營造了神聖而又靜謐的自然人文氛圍,讓整段旅行突然就走到了凈化心靈的境界,令人措手不及又大感震撼,以至於在這裡又花了半個小時的時間兜兜轉轉。

回去的道路,我們走的是相對平緩的梓川東南側,路上已經沒有一個行人,只有我跟我媽兩人連走帶小跑向著河童橋衝刺。這時候就不得不佩服老媽老當益壯的徒步能力了,快70歲的人了依然健步如飛,全程不用怎麼休息還奔到我前面,身後的背包一左一右地甩著鈴鐺,在空無一人的山谷發出嘹亮的聲響。

結果,當然是提前趕到了河童橋,不過所有的商店都已經打咩啊不打烊,只能稍微喘息一下就在漸暗的天色下和為數不多的遊客一同坐上末班車打道回府。總結一下,上高地一定要去,明神池一定要去!


松本站到大正池的時刻表(更新至2025年度),點擊查看大圖或下載。大部分班次都需要提前預約,一般情況提前半小時都能買到,如果遇到周末或者當地節假日的話,建議到首日抵達松本站的時候就可以在窗口提前購買往返車票。最新版可以前往Alpico交通官網查看


大正池返回松本站的時刻表(更新至2025年度),點擊查看大圖或下載。最新版可以前往Alpico交通官網查看


大正池徒步地圖,點擊查看大圖(更新至2025年度)。主要的徒步範圍在大正池——河童橋——明神橋之間。從明神橋再到橫尾就比較硬核了,專業徒步可以嘗試一下,但考慮到時間估計得過夜(酒店和民宿倒是有不少,具體住宿設施可以看這裡


如鏡面一般的大正池


大正池合影,後面的枯樹也是蠻有意境的


秋天的梓川東南岸,變黃的虎杖顯得十分奪目


讓人驚艷的田代濕地,水質清澈見底,呈現出黃色褐色和綠色的多彩顏色


田代濕地合影


明神池附近的嘉門次小屋,可以進行一些補給,可惜到的時候已經關門了


這裡就是明神池本池了,照片無法呈現出初見那一刻的震撼。清澈的池水同時映著水底和綠樹,再加上紅船和小鳥居的點綴,簡直像仙境一樣

排骨精年年忙

今年的排骨精日排在了湖州,空空坐莊,出乎意料的竟有8人到場,算上東道主共有9人,超過了去年老爺家的6人,出乎了所有人的預尿。但更出乎預尿的是,當我們走出車站,突然被一個身穿白襯衫黑西褲黑皮鞋發量稀疏略微發福的中年男子搭肩嚇了一跳差點脫口而出我沒有叫滴滴但是愣了五秒鐘後才發現這個人好像就是空空……

歲月似乎對空空很殘忍,但說到底,這也只是一個所謂普通中年男人該有的樣子罷了,至少放在普羅大眾里顯得很合群,格格都入。雖然跟空空說了我們主要以聚為主,宴席簡辦,但空空依然把行程拍得滿滿當當,甚至連一百年沒有碰得排球局都安排上了,以至於整個行程不是在吃飯就是在打球,晚上還要忙著劇本殺和聊天控訴家家有本難念的經。

而且,到了海寧必然少不了觀潮,但是第二天上午下著大雨,所有人都撐著雨傘。一萬人擠在觀潮台,濕噠噠灰濛濛加上眼前一片五顏六色的雨傘,體驗真的是令人不堪回首。何況為了搶位置,去得很早,但又還不夠早,以至於在邊上活生生等了將近一個小時。直到潮水真正襲來,也早已沒有什麼興緻,心裡只是想著怎麼還有?什麼時候結束?能不能走了?……

直到大家端出今年的蛋糕,看到上面寫著「排骨精年年忙」幾個大字的時候,才發現這一切的步履不停都是空空早已安排好的計謀。好吧,並不是,上面的字其實是「排骨精年年十七」……即便這樣也是很詭異的祝福。

排骨精,明年繼續忙吧。


一年一度的合照


你們說是不是「排骨精年年忙」?

黃金海岸

雖然溫州是濱海城市,但從小到大一直沒有特別的感覺,一方面是市區距離大海其實還有一段距離,而且東海的泥沙也讓大海和這邊的江河一樣都是黃泥濁水,另一方面,家裡的飲食結構更偏北方,吃肉多過海鮮,所以海味就更少了一分。雖然之前也帶朋友去過幾次洞頭,但畢竟可去的地方不多,看來看去也是差不多的風景,很快就膩了。這次的蒼南168黃金海岸線也是聽到過朋友和同事的一些推薦,於是找了個機會打探了一下。

蒼南168黃金海岸線是蒼南縣打造的海岸公路景觀,從北自南經過炎亭鎮、大漁鎮、金鄉鎮、赤溪鎮、馬站鎮、霞關鎮、沿浦鎮等幾個沿海鄉鎮,直至福建省福鼎市交界處,算是溫州也是整個浙江省最南的海岸線,幾乎全程看海。此外沿線還有炎亭、棕櫚灣、漁寮等幾個既有的濱海景區,外加兩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赤溪鎮的赤溪五洞橋和馬站鎮的蒲壯所城,總算能夠可以打發掉一整天的時間。

不過因為這條沿海公路本身就已經在了,一些推薦的觀景平台不是還不夠完善就是還在建設中,一般不讓遊客進入,所以整體感覺還是比較荒蕪,最終邊開車邊看,選了大漁灣、棕櫚灣、興嶴村、蒲壯所城和霞關老街幾個點逗留了一下。總的來說,這條海邊公路串成的風景區可玩性一般,海景的話大漁灣的紫菜基地算是一個特色,然後棕櫚灣往南的海水會更加藍一些,僅此而已,看多了也就那樣吧。

結果蒲壯所城竟然是此行更令人驚艷的一站,雖沒有同樣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台州府城牆那麼壯闊和熱鬧,但勝在清幽和靜謐。到底蒲壯所城的時候正好是四點左右,日光已斜,城頭的巨大榕樹在一半浸在陽光里,一半在微風中發出細細簌簌的聲響,散發著一股靈氣。爬上城牆,整個小城被山和樹包裹著,彷彿凝固在時光中一樣,除了偶爾能聽見孩子們的嬉戲,耳邊就只有大自然的聲音被無限放大。轉了一圈,炊煙陸續從家家戶戶中升騰起來,這座小城才又恢復了生活的氣息。

至於霞關老街,遊客也很多,但是除了吃海鮮,也沒有什麼特別值得看的,感覺跟海邊任何一處漁村沒有太大的區別,吃個晚飯就可以打道回府了,大概率不會有下次了,不再見。


168黃金海岸線第一站,大漁灣紫菜基地


棕櫚灣的黑沙灘,算是一個未開發的野沙灘,要頂著大太陽步行20分鐘……沙灘很小,看點就是這種黑色的鵝卵石,如果不是特別感興趣的話也沒必要特意跑一趟


黑沙灘本身就是一個常規的沙灘


黑沙灘邊上的崖洞


棕櫚灣以南的海域明顯藍了很多,這裡是馬站鎮興嶴村的某在建網紅咖啡店景觀,視野絕了


時近傍晚的蒲壯所城,從大榕樹上方望去,蒼山翠木環繞著青瓦炊煙,洋溢著濃烈卻靜謐的美


爬上城牆,可以近距離看到老房子的瓦背裝飾


日落之後抵達了霞關鎮,漁船已經歸港,山嶴的上空還殘留著幾抹晚霞,煞是好看


蒼南當地餐館的off menu特色菜——海蜈蚣(學名沙蠶)

1 2 3 4 5 6 7 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