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院情結

「只要在電影院看的電影都是好看的電影。」

沒錯,這看上去很俗很像順口溜的話就是本猴在活了二十幾個年頭後得出的精闢論斷。

小猴子的電影院情結可以追溯到上個世紀(真遙遠的感覺),具體是什麼時候我忘了,具體看了什麼電影我也忘了(那說個P……)

倒也不是說多麼資產階級,畢竟那個時候看電影的錢並不是一筆十分奢侈的開銷。只是雖然不奢侈,去電影院看電影的人卻實在不是太多,可能更多的人願意把這不奢侈的錢花在其他更體面的事情上吧(?)。

小的時候,市區只有幾家很小的國營電影院,生意倒也不錯。記憶中的電影院很破舊,票子卻印得挺漂亮,那時候我就喜歡收集各種各樣的電影票,把副票撕掉留下票根的感覺很好,以至有好幾年我在外公家看春節晚會的時候都要製作好多張「入場券」給親戚們憑票就坐,當然票也是用齒剪分成副票和票根兩部分,我就充當檢票員實施那個很快樂的撕票動作。

跑題了吧好像……客觀來說,我記憶中最早的電影應該是《媽媽再愛我一次》,好像是媽媽帶著我去的,邊上還有幾個女親戚,應該是小姨什麼的吧。對於電影內容,我就記得某一個下雨的晚上那孩子的媽媽在一段很長台階下磕頭還是什麼的,哭哭啼啼的。有沒有哭?我可記不住了,但是那首歌沒過幾天就會唱了,是我媽媽教我的,嘿嘿。

後來,看的電影越來越多,我記得應該有89年的《古今大戰秦俑情》(程小東導演,張藝謀,鞏俐主演),90年的《菊豆》(張藝謀導演,鞏俐主演),91年的《大紅燈籠高高掛》(張藝謀導演,鞏俐主演),91年的《黃飛鴻:男兒當自強》(徐克導演,李連杰主演),92年的《秋菊打官司》(張藝謀導演,鞏俐主演),92年的《黃飛鴻:獅王爭霸》(張藝謀導演,鞏俐主演),93年的《胭脂扣》(關錦鵬導演,張國榮,梅艷芳主演),93年的《霸王別姬》(陳凱歌導演,張國榮,張豐毅主演),94年的《陽光燦爛的日子》(姜文導演,夏雨主演),95年的《紅櫻桃》(葉大鷹導演,郭柯宇主演),95年的《紅番區》(唐季禮導演,成龍主演)……等等,好像都是很經典的影片呢!

對於以上這些電影的內容,記憶都已經十分模糊了,有的記住了幾個角色,有的記住了幾個片段,有的只記住了片名。但是有一點是難以忘懷的,那就是十分好看。

雖然小的時候看電影並不懂得享受所謂的聲光效果,而且家裡也能看得到各種各樣的錄像帶,但是電影院黑壓壓的放映大廳,大廳里放映機透過放映口在銀幕之間划出的一道道變化的光線,還有在光線里冉冉升騰的煙霧(有人吸煙……)卻在我腦海里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記。

95年之後,好萊塢大片開始進攻大陸電影院,本猴就是在95年看的《亡命之徒》,內容是……全部不記得了(……)。之後呢好像基本上每年都會跟著老爸老媽看個兩三次電影,雖然談不上很期待,但是坐在電影院的大廳總會很興奮,放映結束從電影院出來也會似懂非懂的聽著大人們一邊發出「嘖嘖」的讚歎聲一邊對電影評頭論足,露出一副很滿足的樣子。

初中末到高中(大約是2000年左右)那段時間,因為課業的原因和VCD的普及,去電影院漸漸少了,似乎電影院這三個字也就這樣慢慢淡出了本猴的生活,本猴的電影情結也似乎就這樣中斷了……然而高三那年,在電影院看了《哈利波特》和《指環王》之後,一種血液深處的衝動又開始蠢蠢欲動了起來。當時的電影院早就升級換代,那種對聲光特效的放大和增益震撼了坐在大銀幕的每一個人。於是,去電影院看電影又成了我所期待的事情,那種追逐感官刺激的享受再次俘虜了我,電影院情結復活且涅磐了(涅磐毛啊還涅磐)……

之後去電影院看了一系列的「大片」,包括《哈利波特》系列,《指環王》系列(好爽啊,看得我只想哭,當然不是因為劇情,而是為了特效),《蜘蛛俠》系列,等等等等……

最近的一次嘛,就是5月初上映的《蜘蛛俠3》了,雖然沒有覺得之前的1,2部有多麼的好看,但這次的3實在讓我很震撼,兩個多小時的影片本身就很值票價,從頭到尾不間斷的視覺特效和音響效果持續刺激著感官,實在讓我愉悅啊。(我是變態么?)

嗯,以後只要有機會,我一定還要再去電影院看電影,繼續我的「電影院情結」,誰叫只要在電影院看的電影都是好看的電影呢!一起去吧!

發表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