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西湖,是一面氤氳著熱浪但卻波瀾不驚的平鏡,除了偶有幾朵早開的荷花點綴河岸邊的綠柳之外,沒有什麼太過奪目的色彩。不過,即使如此,蜂擁而至的遊客依舊每每將西湖周邊圍得個水泄不通,彷彿想要榨乾她的每一次呼吸。
不愛熱鬧的我,一般不會選擇東坡路和南山路這些遊人如織的地方,哪怕是北山路和楊公堤,也讓人覺得紛擾不堪。這次因為機緣巧合,住在了西湖西南面的三台山麓,才發現,西湖就像是取之不竭的秀美瑰寶,在每一個不為人知的角落都靜候著驚世駭俗的美。
西湖茶墅坐落在三台山路農家菜和茶館比較集中的一段,離浙江賓館不遠。兩幢客房,在中歐合璧之餘各有側重,但房間的布局都可以用精緻卻人性化十足來概括。無論是床頭、廁所里用於放置手機或小物品的平台,用途、亮度考究的各種照明設施,還是獨具匠心的環保垃圾桶和電源插頭,都可以看出設計師們在空間布局和品牌選擇上的良苦用心。而更讓人吃驚的是,這家獨具格調的民宿前院竟然還「私藏」了一畝龍井。在庭院里品茶、度假,應該是選擇這裡的最大享受。然而,對於旅遊狂魔而言,如何滿足貪婪的眼睛,似乎成了我更急於了解的話題。店長說,由於附近鮮有住地,而浙江賓館早期也僅開放政要住宿,因此這一片旅遊景區開發得相對較晚,儘管人跡罕至,但附近的三台雲水景區卻十分值得一逛。這段對話,在「人跡罕至」之後,似乎就已然變得模糊。「冷門」這樣的關鍵詞彷彿一針強心針,總是在舟車勞頓之後也能讓人能量煥發。
……
清晨的細雨敲醒了睡夢中的旅客,也給西湖罩上了一層霧靄輕紗。從西湖茶墅出門一路向東,由烏龜潭南切進入八盤嶺路,再經楊公堤繞道虎跑路,最後回到三台山路,構成了整個三台雲水的全貌。
從烏龜潭到浴鵠灣,從子久草堂到黃篾樓,從永福橋到霽虹橋,三台山麓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交相輝映,錯落有致,散落在一片鬱鬱蔥蔥的綠色之中。有意思的是,在楊公堤和八盤嶺路,隨處可見熙熙攘攘的旅遊團,一幅車水馬龍的熱鬧景象,但是當你鑽進林蔭小道,開始尋找地圖上的這些景觀時,整個喧囂的世界彷彿突然消失了一般。你呼吸著帶著充沛而濕潤的空氣,聽見沙沙的風聲和此起彼伏的蟬鳴,看見滿眼的綠樹、水灣和遠山。千百年來,無數文人墨客和你一樣感嘆於這裡的景緻,張雨、高雲麟、黃公望、乾隆都在此駐足或居住,不變的風景和歷代和古築交織在一起,彷彿歷史在這一刻重疊了起來,想起來實在是一件妙事。下午,天空下起了毛毛雨,拾級而上,來到三台山頂的三台閣,透過輕紗般的薄霧將整個西湖連雲帶水盡收眼底,也許,這就是對三台雲水這個名稱最好的註解吧。
傍晚時分,沿著龍井路穿過浙江賓館回到西湖茶墅,沏一壺龍井,泡個澡,一天的頓時煙消雲散。閉上眼,三台雲水竟已經成為了記憶中西湖最曼妙的樣子。這,就是初夏的西湖,水氣繚繞,龍井茶香。

子久草堂和門口的黃公望像

霽虹橋

三台夢跡

烏龜潭邊的淙淙溪流

原法相寺邊的千年唐樟,是杭州地區見諸記載的樹齡最大的古香樟

西湖茶墅的龍井茶園

畫了一周的手繪地圖,點擊看大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