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帝的書籤

2005年的暑假,在杭州城市學院宿舍,孤單寂寞到險些裸聊的本猴終於在一個月黑風高之夜寫了第一篇人生第一篇Blog日誌,至今,已有五年六個月,在這72個大姨媽常在的月份里,本猴總共寫下了265篇日誌(不包括本篇),用盡打屁、雞皮、吐槽、呻吟、蕩漾等各招各式,填補著青春最狗血的回憶。在奔三症候群的不斷敲擊之下,血液里所謂的懷舊情結開始冒泡,特別是聽到前段時間最俗套小電影里唯一擊中我的一句歌詞——「生活像一把無情的刻刀,改變了我們模樣」的時候,默默的就濕了,當然濕了的原因一是太久沒擼管,二是因為乳頭敏感……

72月間,日誌數量呈最愛的紡錘形分布,從開始偶然發聲,到07年末至08年底的持續井噴(高潮生成於07年9月和11月,一個月15篇),到現在的日趨平穩(平均一個月3篇左右),日誌逐漸向以日記(隨筆)為主導轉型,偶爾夾雜一些無所謂的雜碎和無責任的吐槽以及少量轉載等。

在07年井噴之前,日誌只是偶爾發布,內容主要以轉載和原創小說為主,轉載主要是一些豆知識或者感興趣的新鮮事,而之所以熱衷於原創小說則是因為當時二逼屬性佔據人格主導,以為文字可以帶來某種高潮,但之後發覺筆觸太細短,無法觸及G點,且耗時持久似乎也不是值得炫耀的事情,則作罷。另外,一直延續到現在的一年一度好萊塢動畫指北系列就是誕生在當時,可惜同樣一年一度的萬聖節恐怖電影大餐系列卻在今年晚節不保,沒了音訊。08年下半年回國之後到09年春,日誌更新頻率波動比較大,應該和生活無規律有關吧;在開始工作之後,日誌數趨於穩定,內容主要以原創為主,這樣的格局一直延續到現在。

05年的日誌幾乎全部以轉載為主,雖然從上面的甜甜圈圖中看起來似乎原創日誌還稍稍超過非原創日誌,但是原創日誌中,日記性質的只有1篇半,另外的只是2篇原創小說(有一篇《觀音破》還爛尾了)外加幾篇整合了多篇報道的「專題」(姑且不歸為非原創)和幾篇帶評論的推薦而已。

06年前半年不知發生了什麼鬼事,Blog居然閉經5個月,難道是沒戴套中標不成?(……)恢復更新之後還是以轉載為主,一些冷知識什麼的。不過,日記類的原創日誌開始增加,內容主要涉及排骨精和S.H.E.……推薦類也更多地加入了自己的評論,開始真正與「非原創日誌」區分開來。

07年是井噴的一年,原因有二:一是畢業,二是留英。這一整年日記類的原創日誌將近佔了全年日誌總量的一半,前半年主要涉及排骨精,後半年的內容不是日常日記就是回憶,充斥著軟綿綿不給力的哀愁。當然,軟綿綿不給力的原因也許是因為睡眠不足?……另外,由於獨自一人,從網上搜羅新鮮事成了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一環,當時還有好幾篇親自翻譯的英文文章,雖然花了大量精力,但卻不亦樂乎。最後,每次發表日誌後等看大家的回復,也成了那時候最最開心的事情(本Blog在國內某運營商還設有「鏡像」站)。

08年由於學業壓力,日誌數量開始回落,但是原創日誌仍然佔據大半比重,內容基本上和07年下半年相同。08年9月和10月,剛從英國回國,原創日誌內容主要以老友重逢和再見英國為主,數量比例回歸至07年上半年。其中,有3篇原創日誌掃描了自己小時候的照片(有露點),吸引了眾人圍觀(爆)……

08年底到09年初,由於情緒低落,日誌內容從2月驟減至1篇,直到5月接連不斷的聚會,才讓日誌數量平穩回復,下半年原創日誌(物語)開始走向吐槽風,共寫了3篇語音日誌,自帶吐槽……雖然本年度日記類日誌數量比前兩年大幅減少,但是比重卻持續上升,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本年度非原創類日誌繼續減少。非原創日誌數量減少的原因一是工作之後,寫日誌的時間減少而寫日誌的時候基本把時間都挪給了原創日誌;二是因為轉載的東西大多很沒營養,保質期不長,可看性不強;三是因為加入人人網(校內),轉載和分享都在那邊完成了。於是整個下半年,非原創日誌就是轉載的2篇笑話集而已。

10年,也就是今年(截至11月底),日誌總數繼續回落,並保持平均每個月3篇的數量。令人震驚的是,至11月底,本年度的非原創日誌僅1篇笑話集。

對於Blog的走向或定位,本猴還是十分滿意。五年半的內容,只有那些原創的日誌,才更值得回味。偶爾會有管子鬆掉的時候,那就會在插回管子之前,翻一遍自己的原創日誌,看一看自己的青春,淫一手好濕。不管說內容是吐槽還是嬌嗔,但都是最最真實的回憶吧!用日誌記錄自己的足跡,真的是一件很值得堅持的習慣。正是這樣的原因,不管再忙,也會抽出時間,寫寫近況。一來,你們可以知道我最近過得怎麼樣,讓我們彼此時刻保持著一點點交集而不至於漸行漸遠而最終斷了聯繫(我認為,至少得保持大姨媽這樣的頻率);二來,這是在串聯自己的人生,回頭看看大三的歲月,其實你會吃驚的發現,很多原以為會永生難忘的某個瞬間竟然已經模糊不見了,但是日誌卻能把最最精彩的細節還原,甚至連那時候的思緒都會一下子回到你的腦海。我始終相信,文字和照片一樣,都是對抗歲月最有力的武器!

好了,差不多了,統計了一個晚上,也分析了一個晚上,當然,其中有一些微小的錯誤,請大家就忽略不計了……又要爆肝了……請叫我統計帝猴子,嗯,就醬,鼓奶!

杭州印象

一、

22歲的夏天,在回憶中交錯著淡淡的蟬鳴和單車的輪跡,深深沉澱著的,是一顆年輕的心。

杭州,自從那年夏天,突然變得異常深刻。每天清晨,都會獨自一人從城院騎著單車,踏過大關路、莫干山路、天目山路,隨著漸亮的天色,一路風馳電掣。

下午,總是喜歡在博庫書城呆上個把小時,即便每天都只是逛一遍,心裡也覺得十分滿足。

回去的時候,烏雲總會不期而至,帶來夜一般的黑。在電閃雷鳴中,淋著滂沱的大雨,把車輪踩得飛轉,一邊用手擦著雨點不斷敲擊的雙眼,一邊看著濺起的泥水一直甩過頭頂。

周末的時候,喜歡繼續騎著單車逛杭州,角角落落,方方面面。頂著烈日,聽著蟬鳴,汗流浹背卻寧靜如水。喜歡微風拂干汗濕的皮膚,喜歡在無人巷弄里穿梭時聽見樹葉的聲音,喜歡在這樣的城市裡這樣的遊走,喜歡這樣的夏天。

還記得中午在教室里和同學們一起叫外賣的時候,大家總是在我們這裡選米寶寶的套餐,也記得在午休時間和大家一起看《極道鮮師》時,有人笑得前仰後合,有人哭得泣不成聲。已經記不清當時怎麼就在櫻花報了名,只記得那兩個月的學習,很開心,也很認真。當時零起點班裡有40多個同學,他們不是為了考日語大專來的,就是為出國做準備,像我這樣純粹出自興趣的,實在是稀有物種。

但是最後的期末考試,我拿到了全班第一的A。

大多數時候,學習讓人壓抑,讓人喘不過氣,但是那兩個月的密集式課程卻讓我如魚得水,也許,正是因為這樣,那年的夏天才會如此記憶猶新,那年的杭州,才會如此美麗。

二、

聽說明年,舟山東路就要拓寬了,於是大家紛紛開始懷舊,《青年時報》也逮住時機放出了一篇煽情的文章

大學時候去杭州,因為同學的關係,每次都一定會逛舟山東路。呆在杭州的那個夏天,也沒少逛舟山東路,只不過暑假期間,大多數店都關門了,只有南門口幾個小吃店開著。

上周趁著考試,又逛了一次舟山東路。

現在的舟山東路比以前熱鬧多了,走馬觀花走了幾趟,還是決定嘗嘗那篇文章里提到的著名小吃。原來阿浩蓋澆飯和辰記過橋米線這兩家店我都曾經光顧過,只是當時並不知道它們如此名聲在外罷了。再次品嘗,還是覺得蓋澆飯美味,那個辰記的墨西哥滷肉飯還真是不敢恭維,看到鐵板端出來,我就回憶起來了,又被騙一次……

這次去杭州,還特地去了新豐小吃。

第一次吃新豐小吃,還是因為仔仔的推薦。忘記當時為什麼和仔仔在杭州碰面了,只記得一碰面就去延安路的龍祥買了很喜歡的刀片掛鏈,仔仔還在某一家店裡「發現」了《白色羽毛》這首歌。之後,就在邊上吃了新豐小吃。仔仔大力推薦這裡的牛肉粉絲,大愛!要形容牛肉粉絲的味道,只能說這美味的記憶深刻到時隔四年到了延安路,我仍然能清晰地指出新豐小吃的位置,還記得是在二樓!

另外,現在去杭州,還有一個新項目,就是去看IMAX,萬象城的IMAX是杭州最大的IMAX,雖然比上海的小了不少,不過至少比上海近。上次去看了《盜夢空間》的IMAX,這次去看了《天降美食(Cloudy with a Chance of Meatballs)》的IMAX 3D。既然說到這裡,就簡單說說《天降美食》吧,作為Sony影業去年唯一的3D動畫作品,《天降美食》的素質還是很高的,男女主角的Nerd屬性滿點,其他人物性格刻畫也比較豐滿,3D效果也很贊,去年在網上看過並覺得不怎麼樣的同學,強烈建議再去看一次IMAX 3D的,它會讓你對這個片子徹底改觀!

三、

關於杭州,其實還有好多好多可以寫的。老媽的故鄉,大二的生日,大三時候在浙圖學習的一個月,瑤的生日派對,楊公堤上的創意市集,還有很多一時也想不起來的回憶。這些回憶有一個共同的特性,那就是美好,正是這些美好的回憶,在我的腦海中拼湊起成了一個似乎完美的杭州印象。


♬-Raining Sunshine by Miranda Cosgrove from Cloudy With A Chance Of Meatballs OST

斧頭豆腐腦

鏘鏘鏘!首先送上喵年賀圖!

不好意思,我取這個題目只是想證明,在電台做妓者做久了會取不來標題的……

我吧,其實就想說說新年快樂什麼的,結果啪一下就已經到元宵了,那就只好順便再祝各位元宵快樂了。

接下來,應該是倒敘的時候了……那麼話說等熬到春節長假的時候,我逐漸發現本人的海馬體齒狀回明顯已經客滿了。也不知道哪些該死的記憶占著茅坑不拉屎,害得近期的工作只能在門口拿號排隊,時不時還被寒風刮跑,於是,經常被領導關照是免不了的……不過還好,春節很適時地來問候我老人家了。

春節向來挺無聊的,自從長大之後。但是,二逼屬性不斷升級的我還是執意要觀賞一個叫做「春晚」的廣告大展播,然後被無數火星的段子矯情來矯情去,就像坐在推開波浪的小船兒,泛起一陣一陣的噁心,最後心滿意足地打著飽嗝安然入睡。

大家都說初一不出門,所以我們全家人就屁顛顛奔赴福建了……讓我們跳過車上度過的旅途和初四初五歡樂的值班時間,最後的兩天假期,我獻給了親愛的鴨鴨同學。沒錯,我又去了一趟寧波。

一走出客運中心,一種熟悉又陌生的氣氛瀰漫在了身邊。客運中心,由於進出了無數次,以至於喪失了對本人任何的感官刺激。但是這一次,由於一些形態上的變化,倒是讓人高潮迭起。但是說實話,我並沒有多少快感(那是假高潮)。

我更喜歡以前的清凈,就像以前的鄞州,現在的大豬家。

大豬江北的房子入住了,我很很很喜歡那個地方。寬闊乾淨的馬路,沒有什麼車輛經過,兩邊是足夠數量的綠色氧氣供應源和一個個安靜的花園式小區。奧林80的建築風格不錯,看上去有點檔次,據說當時的報價也不高,性價比是溫州這些動輒3、4萬的貧民窟所不能比擬的。希望幾年之後,這裡不要變得同樣嘈雜……

那是冬日裡一個難得的大晴天,沒有什麼風,於是搬了一張椅子,坐在大豬家的陽台上充充電、補補鈣、聊聊天,一坐就是兩個小時……

寧波開始漸漸在腦海的洗刷下褪色了,那是一種很微妙的感覺。生活了四年的城市,總是會在心裡烙印下什麼的,但是這些印記卻無法跟上城市飛快前行的位移。於是,每一次新的收穫,都疊加在曾經的記憶上,形成了兩個截然不同的剪影,不知道哪個該留下,哪個該忘記。

但是我還是喜歡這座城市的,單純只是這座城市而已。現在各個中心道路都在修建地鐵和輕軌線路了,估計幾年後,就只能以一個觀光者的身份來寧波轉轉了吧……

臨走的時候,和鴨鴨、蘋果、神婆吃了頓飯,又逛了新的和義大道,轉了半天,兜里響叮噹的我們只能咬咬牙買了DQ裝逼,之後便匆匆離去了……

匆匆離去,就如同春節的假期的匆匆離去……這一個圓飛快地旋轉,但卻甩不掉曾經的影子。說話間,還是會把同事說成同學,會把辦公室說成教室;夢裡面,同事們都坐在了課堂上,和以前的同學一起,所有的人都混雜到了一起,但卻很熱鬧、很溫暖、很懷念。

繼續上班了,這是一條不得不走的路,即使舉步維艱,也要勇敢地踏出去。我很開心,因為所有身邊的人,都會在夢裡變成我的同學,陪我一起留在那個永遠不再的學生時代。

……

抱歉,文章的走向很不受本人控制,看上去豆腐腦已經登場,但是斧頭卻沒有出現。但是大家要有「動腦筋爺爺」般的好奇心啊,想想看豆腐腦怎麼會登場呢?……沒錯,正是因為被斧頭劈過了呀!

點題成功!撒花!放屁!擤鼻涕!

1 2 3 4 5 6 7 8 9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