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罗刹国

虽然标题有些危言耸听和荒诞意味,但是前段时间一系列操作跟去年三月以来的政策仿佛在坐跷跷板一样虽然截然相反但其实一脉相承并没有什么区别。突然放开之后的两个星期后,我也不出意外地中招了,不仅如此,就仿佛是看着海啸袭来一般,身边所有的人都被淹没了,无一幸免。12月22日,我跟我妈首先干咳和发烧,一量体温我妈39度,我38度,然后我骑着自行车去单位拿退烧药,一路上只觉得微醺,阳光下的微风袭来甚至有一种春暖花开的舒适感,让人不禁开怀大笑起来(?)……

发烧的三天里,吃了三颗退烧药,除了偶尔的干咳之外没有任何其他症状,甚至随时出发去上班也不要紧。第四天体温逐渐恢复正常,Covid-19抗原测出了靓丽的紫色,之后是继续干咳的一周。元旦过完基本已经没有什么感觉,我们也终于复工,魔都的出行也因为彩虹室内合唱团的新作《罗刹国纪》而提前排上了日程。

因为实在是太久没有去看展,这次的魔都之行除了一场音乐会之外还安排了四个展,行程满到溢出来,包括龙美术馆西岸馆的《龙美术馆十周年特展》,西岸美术馆的《她们与抽象》,星美术馆的开馆大展《开启》和宝龙美术馆的《伏流》。龙美的十周年特展不用多说,虽然这种不能带相机,作品也是以画作为主的展一般我都不屑于特别去看的,但这次龙美展出的作品含金量过高过于灿烂以至于好比哈勃太空望远镜下绚丽的星云图般熠熠生辉让人无法抗拒,逛不到两小时根本出不来。别问这280元的国内艺术展天花板票价到底值不值,问就是值。

《她们与抽象(Women in Abstraction)》和《伏流(Under Current)》主题都比较明确。前者是西岸美术馆与法国蓬皮杜中心五年展陈合作项目,聚焦19世纪末到21世纪的女性抽象主义创作者的作品,布展考究,文字资料丰富。不同于此前曾在法国和西班牙巡展的版本,此次展方还加入了同时期中国女性艺术家的对照,让展览的视角更为多元和广阔,值得一看。后者则主要集中展示了198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破裂后,在「失去的二十年」中成长起来的80后、90后艺术家们的作品,作品形式包括画作和装置,数量不算特别多,可看性一般。另外一个不是很想提,星美开馆大展,没有什么特别的,有点失望。

最后来说说彩虹室内合唱团的《罗刹国纪》吧。之前入手《白马村游记》之后就一直等着想看他们的演出,结果几年前是错过了开票,而去年重启之后好不容易抢到了票,却又因为疫情无法到场——是的,虽然现在想想觉得不可思议,但当时魔都是高风险区,去了回来就要被隔离,单位知道了还要受处分,因此完全没得选择。虽然这次的演出内容不是《白马村游记》,但好歹说是一个系列,所谓「顾远山宇宙」嘛,好在最终还是在开票第一秒从黄牛手中抢到了票。听完最大的感触就是,这真的不是一张OST吗?尽管合唱的部分有所削弱,但乐器演奏完成度很高,整体氛围感和史诗感也更强了,不过我的哭点好像有点怪,《大王说》《晴耕雨读》和《山里有位老神仙》……《大王说》全场爆笑,我却狂抹眼泪,鬼知道是为什么……嘛,总之还是很满意的,只是希望还能有机会听到《白马村游记》吧。

完。


宝龙美术馆《伏流》展,安藤鹰之介作品《日本东北的渔民(Fishermen in Tohoku)》,2022年


《伏流》展的招牌,平子雄一的装置《森林(The Forest)》,2022年


依然是平子雄一的《森林》


和《森林》的合影


加贺温作品《乌萨奇和罗伯特从格特鲁德·斯泰因家里偷走艺术品(Usacchi and Robert Stealing Arts from Gertrude Stein’s House)》,2021年


丸山太郎作品《大而无忧(Too Big to Be Sad)》,2022年,以及《海景看台(Ocean View Stand)》,2020年


宝龙美术馆《伏流》展厅口


西岸美术馆《她们与抽象》其中一个比较主要的作品,安·维罗妮卡·詹森斯(Ann Veronica Janssens)的《玫瑰(Rose)》,2007年


彩虹室内合唱团的《罗刹国纪》,舞台设计很漂亮


观前票根打卡!

WeChatSina WeiboTwitterFacebook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