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途的第三天,天气开始变差,大多是阴到多云,只是偶尔云层中会洒落几缕阳光。在阴沉沉的天空下,草原就显得更加萧瑟了。
蒙兀室韦苏木是一个乡级行政单位,境内有一座陆路双边口岸——室韦口岸,和俄罗斯涅尔琴斯基扎沃德区(Nerchinsko-Zavodsky)的奥洛契(Olochi)隔额尔古纳河相望,不过因为是淡季,所以路上几乎没有什么人类,几个开放的俄罗斯小超市也门可罗雀。
从蒙兀室韦苏木出发,就是沿着额尔古纳河一路南下边防公路的行程了。车窗外依然是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但比起前两天,草原的颜色更绿了一些,偶尔有羊群沐浴在短暂的阳光里吃草,而视野远处就是曲折的界河和广袤的俄罗斯乡村。司机小龙时不时指着河对岸远方勉强能看见的小村庄说,「看,那儿就是俄罗斯。可穷了。」因为小龙在俄罗斯工作过一段时间,会说一点儿俄语,于是还教了我们几句。但是最后我只记得一句最好记的,叫「丫吸不溜鸡巴」啊不对是「丫吸不溜鸡BIA」,是「我爱你」的意思……
室韦口岸南边的一处观景平台,立着几一匹铜马,不远处就是界河——额尔古纳河
在经过恩和俄罗斯族民族乡之后,我们抵达了第三天的终点,黑山头镇。这也是我们在额尔古纳市境内的最后一个驻留点,主打的是骑马喂羊滑草住蒙古包什么的体验活动。虽然我是对骑马毫无兴趣,但是本着「来都来了」的心态还是骑了一圈,炒鸡无敌爆炸无聊,没有太阳风又大,刮得我老泪横飞,人都差点从马背上飞走。当然身下的马应该也蛮无聊的,时不时掉个队拉个屎尿个尿什么的。我选的这只名为「懒懒」的黄马(擅自取的)走得慢也就算了,甚至还会在距离半程点100多米的地方就原地踏步,等大部队绕过半程点调头回来之后再跟上,简直是懒出了天际。
擦干眼泪面无表情地下了马,哆哆嗦嗦开始喂羊。喂羊之前还要换装,看着满棚子古装片一般绚丽夺目的蒙古服饰实在是挑不下手,整个过程荒谬到换装十五分钟,其中大概有十分钟都在嘲笑彼此。换装完之后立马被CUE去射箭,然后还要体验挤牛奶,仿佛一种被迫营业的感觉。不过看到那只嗷嗷待撸的奶牛之后不知道为何兴致就来了,摩拳擦掌就要冲着发黑的乳头伸出魔爪。可能是手法不错吧,感觉牛也被撸得挺舒服,一边喷奶一边摇尾巴。挤了三四把之后,围观群众开始莫名其妙的怂恿我尝尝牛奶,于是我毫不犹豫就把嘴凑了过去,当即引发了一阵呐喊……嗯,就还蛮好喝的啊(擦嘴)……好吧,我承认这个展开也是莫名其妙……
最后才是HP同学期待已久的喂羊环节,拿来装满牛奶的奶瓶之后,小羊羔开始蜂拥而至(嗯?等等,为什么不是用羊奶喂?)……虽然感觉个头很小,但是小羊羔一个个的力气可不小,只要你一蹲下,他们就会扑到身上去叼奶嘴,叼奶嘴的方式也很独特,是远距离用头撞击奶瓶的方式,速度和力量都令人咋舌,感觉整个羊都脑震荡了,难怪看起来不太聪明的样子……
本以为喂完奶之后就可以把衣服换回去了,结果发现还要坐一圈颠簸不堪屁股险些裂开的草原小火车,最后在蒙古包里吃完一盒奶制品之后才能算结束了整个SET……嘛,也还算是挺特别的体验吧……
黑山头古城北部的哈撒尔苏鲁锭敖包。是为了纪念成吉思汗长弟、蒙古帝国开过元勋、「神箭手」科尔沁始祖哈撒尔(简称哈撒尔)而建立的敖包(祭祀用),苏鲁锭就是蒙古长矛的意思
在黑山头的时候,牧羊人赶着羊群走过公路旁,就从我们身边走过
在黑山头主要就是一些体验活动了,比如撸羊喂奶。小羊羔出人意料的不臭,但就是力气有点大……
在黑山头镇的蒙古包过夜之后,我们也迎来了行程的尾声。最后两天主要在满洲里市(县级)和呼伦贝尔市扎赉诺尔区周边,满洲里市基本上没有什么景点,逛吃购物和住套娃酒店的内容就放在下一篇吧。而呼伦贝尔市扎赉诺尔区的景点主要就是呼伦湖和扎赉诺尔博物馆了。
呼伦湖是中国第五大湖,坐落在草原腹地,是北方众多游牧民族的主要发祥地。其实呼伦湖的景色不错,但由于天气原因,我们抵达呼伦湖的时候正好赶上阴云密布狂风暴雨,最后简直是顶着迫击炮一般打在脸上的雨点逃回车里的。相比之下,扎赉诺尔博物馆这种室内景点在暴雨的时候就显得而蔼可亲多了。作为呼伦贝尔境内最大的博物馆,扎赉诺尔博物馆的陈列还算挺丰富,除了猛犸象装架骨骼标本和东北野牛头骨化石之外,地下的扎赉诺尔煤炭厅也十分有特色,参观路线迂回在阴暗逼仄的巷道里,九曲十八弯的,逛上个把小时毫无压力。
掐指了算了一下,五天的行程都已经写完了,嗯,下一篇外传还会写一写吃的和住的吧。再见!
呼伦湖变在风雨之下翱翔打滚的红嘴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