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必要不出省,非必要不出市。好的,那麼就繼續在溫州市內轉轉吧。生日那一天,天氣特別好,打算去洞頭看個夕陽,然後順便去一個之前在某書上看到的打卡點,畢竟「溫州小羅馬」之前已經刷到過好多次了。
當然在去過「溫州小西北」、「杭州小京都」等等景點之後早已經總結出「XX小XX」這種網紅打卡點幾乎就是雷,一踩一個準。這次完全只是抱著一個路過的心態看一看而已。所謂溫州小羅馬位於洞頭區元覺鄉沙崗村,其實只是元覺鄉派出所後面的空地而已,從邊上一個小門進入,就能看到在無人打理雜草叢生的空地以及一側突兀的兩三個紅磚砌成的圓形建築,看現場荒廢的程度,很難說是還沒建完還是早已建完已經準備拆除,整個建築群不但規模小,更重要的是看著也不美。真的很佩服第一個叫出「溫州小羅馬」名字的人,如果只是紅磚就能等同羅馬,那麼把這破玩意兒叫做「小羅馬」還真是不太需要絞盡多少奶汁的,只是有點兒廢羅馬罷了。
距離日落還有一些時間,下午去了一趟半屏島,發現韭菜嶴沙灘已經人滿為患,於是果斷提前停車直接上了半屏山景區。盛夏的半屏山看不到幾個人,當然除了爬到山頂看看海景之外也看不到其他什麼特別的。抱著來都來了的心態,頂著烈日把山上幾個莫名其妙的人造景點都刷了一遍,卻根本提不起拍照的興緻。從山路往北繞到海邊,經過了娘娘洞之後就離北出口不遠了,一個轉角之後馬上就來到了一大片空曠的沙灘,就在韭菜嶴隔壁,卻完全沒有遊客,下去海邊走一段真的覺得自己白嫖到了VIP服務一樣酣暢淋漓。
最後一站就是落日了。洞頭區有很多看日落的地方,這一天最終選擇了梅花礁,也就是洞頭本島的西南之端。不過因為月份的關係,落日比較偏,和最佳位置的礁石燈塔差了不少,但還好天公作美,也算是那段時間能看到最完美的洞頭落日了。提早到達停車的空地,人已經非常多了,一邊是從類似宿舍的地方往下走到堤岸的盡頭,另一邊從樓頂經過一小段松樹林就能走到礁石堆,兩邊都能看到不錯的景觀。日落時分,晚上的海風拂去了烈日炙烤的高溫,捲起了岸邊的浪花。落日,在快門聲中一頭墜入遠山,泛起一陣紅色的漣漪,再將天幕暈染成一片深藍。溫度迅速下降,海風開始變涼,大家錯落走下礁石,嬉鬧著離開了。
這,也算是一個不錯的生日吧。
沒錯,所謂「溫州小羅馬」就是這樣的圓形紅磚建築,裡面有一些階梯,倒是可以拍出一些還可以騙騙人的照片
半屏山的不知道什麼花開了,還是蠻漂亮的
半屏山頂的峭壁,遠處用浮標排列了「兩岸同心」的統戰宣傳語
娘娘洞前的廣場上有一口風格很協調的鐘,話說娘娘洞的名字也很惡俗……
半屏山北出口的沙灘,沙子還不錯,重點是沒有人,後方就是房子被刷成了各種顏色的洞頭村
梅花礁停車的空地是一個廢棄的工廠車間或倉庫之類的,陽光透過倉庫的窗戶照進廢棄的廠房,竟有一種末世的美
松樹林縫隙中看到的被落日餘暉浸潤的海面
落日前的幾分鐘,海浪已經非常大了,而經典的礁石燈塔在偏南的位置,遠到根本沒有辦法收進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