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春節

每當在記憶中搜索春節,場景總是會閃回飛鵬巷的外公外婆家,木板凳,棕綁床,14寸小彩電和綉著各種花各種鳥,色彩斑斕的棉被。

記憶中的春節總是和寒假聯繫在一起,天很冷,有時候還會飄起鵝毛大雪。我的寒假總是在外公外婆家度過,那時候一到放假,就會盼著表姐從平陽過來陪我玩兒,雖然她總是仗著個兒高把我的寒假作業本放到櫥柜上。那時候我特別喜歡玩甩炮,一盒一盒的,然後從五樓陽台往下丟,啪啪作響。

除夕那晚,大圓桌坐滿了人,上面擺了好多菜,但是我只記得一大盤雪蛤、一大盤荸薺和飯後的一大碗蜜棗水果羹了。這就是記憶中的年夜飯。

飯後我會拿出自己用紙筆和齒剪提前做好的入場券,分給每一個人,讓他們在外面等著。然後自己匆匆地在客廳布置座位,在茶几上擺上各種各樣的水果和零食。一切就緒,招呼大家一個一個檢票入場——沿著齒剪剪過的印記撕下副券——對號入座,一大家子一起看春晚。途中,還會跟著大人們一起到樓下放煙花,雖然心裡很興奮,可是鑒於那駭人的聲響,還是戰戰兢兢地躲在很後面或者樓梯的露台捂著耳朵往外看。再晚了,大家就各自回房繼續看春晚。

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和爸媽三個人擠在一張很小的摺疊鋼絲床上,看蔡明阿姨演黃花菜神馬的小品,一家人笑啊笑啊笑到差點沒暈過去。

初一的早晨起來,喜歡和在另外一間房間的表姐對吼,忘了吼啥,只記得很開心。然後蹦達起來向外公喊新年好,拿了壓歲錢,這年就算圓滿了。

在我的眼中,似乎那時候的每一個人都將春節視為一次別開生面的狂歡。漫長的期待,盛大的團圓,大家有說不盡的話,唱不盡的歌。新衣服、新褲子、新玩具,一年的憧憬,都將在這一天實現。從來沒有這麼熱鬧,從來沒有這麼開心,這就是記憶中的春節。

那時候,我不到十歲。

十幾年過去了,春節慢慢在生活中褪色,變得和每一個平凡的日子一樣。匆匆下班,一家三口在外邊匆匆吃過年夜飯回到家來,打開電視,看著越來越無趣的春晚。一邊面無表情地看著電視屏幕,一邊打著瞌睡,偶爾抬頭看看窗外的煙花,然後皺著眉將窗戶關嚴實。看完電視躺下,一覺醒來,已經是第二年了。彷彿新年就是一個寒酸的老朋友前來探親一般,開門一見面也懶得寒暄,不耐煩地隨便招呼著進來了。想起來,總讓人有一絲落寞。是人變了?是春節變了?

還是我們長大了?

One thought to “所謂春節”

回復 prof.miao 取消回復

您的郵箱地址不會被公開。 必填項已用 * 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