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的上影节和单位培训冲突,只能趁着假期前一天去看テニスコーツ(Tenniscoats)的空档,在开幕第一天早上抽出点时间看个一两部,亏我还提前两天花了一晚上排行程……不过还好,本来以为今年就跟上影节彻底绝缘,最后开始抢到了两张票,时间掐得刚刚好,算是打卡成功吧。
先来说说テニスコーツ的Live吧。认识他们是因为几年前看到有人分享的「Baibaba Bimba」生演奏视频,植野隆司弹着吉他,さや拿着口风琴,两人在东京背街的铁道边一边信步一边弹唱,时不时还在台阶上敲击栏杆打节拍,随性而自然,无视路人,无视列车的咣当声,两人用声音这种最原始的方式和这个世界交流着,纯粹得美好。
当天的Live在一个很小的工作坊,さや和植野光着脚,没有用Mic。他们就像呼吸一样合奏,即兴用在中国的所见所闻编成歌词演唱,用动作表达听不懂的语言,让大家一起参与他们的音乐,最后两人干脆躺在了地板上,一边唱,一边笑。这真的是我看过最亲切Live了,さや的嗓音简单干净,却在充满无以伦比的音感,每一个听似信手拈来的发声都能够精准地敲击到音符并发出颤人心魂的尾音,一个字一个字的吐息,随性却深情地唱着每一句歌词,依然抑制不住的敲敲打打,像是在与这个小小的房间打招呼,用音乐和建筑交流着。除了「Baibaba Bimba」、「光輪」等成名曲之外,テニスコーツ还翻唱了邓丽君的「我只在乎你(時の流れに身をまかせ)」和上世纪七十年代山本コウタロー的出道曲「岬めぐり」。想特别推荐这首「岬めぐり」,相比原唱,テニスコーツ翻唱的版本更慢更抒情,さや的声音洋溢着浓浓的乡愁,唱完四句我眼泪就忍不住了,就说对这种昭和民谣没有抵抗了啦!
晚上回到酒店已经11点了,第二天早上7点起床吃完早餐就往SFC上海影城赶,取完票拍了张照片就是入场的时间了。8点到10点看的是新片The Fitzroy,一部2013年在Kickstarter众筹,2016年完工的小品电影(众筹页面)。影片以上世纪50年代的架空英国海岸为背景,讲述了在毒气笼罩的末日里,在一艘潜艇旅馆里发生的故事。影片的各种美术设定非常不错,戏剧式的夸张表演也算是一股清流,兼顾Cult元素和黑色幽默让整个观影体验十分欢乐。虽然小品电影格局不大,故事也不算特别,但男主角简直呆萌到鲜翠欲滴!(转折在哪里?)
第二部影片还是在上海影城的Love, Simon,两场之间间隔20分钟不到,刚好也就上一个厕所的工夫。很高兴LGBTQ影片也开始走起主流的清新喜剧风了,高校日常加插科打诨以及一些悬疑元素,都让这部影片洋溢着浓浓的既视感,但这并不是坏事,它标志着LGBTQ影片开始脱去特立独行的鲜明外衣,撕掉独立、地下的标签,开始对接主流的电影工业技术和主创阵容,开始让更多的人所接受。跟Black Panther和Get Out一样,有人把LGBTQ人群和女性、黑人归为好莱坞三大「政治正确」。没什么可说的,看看好莱坞电影体系中的女性、黑人和LGBTQ人群所占的比例,再对比一下主流影片中这三者所占比例,就能知道现实中的「政治」还并不够「正确」。目前,这三类人群开始在好莱坞占有一席之地,即便被一些人戏谑为「政治正确」,那也是他们努力发声抗议换来的,是他们应得的,同时也是远远不够的,弱势群体的平权之路还很漫长。特别讽刺的是,在好莱坞工业体系中更为弱势的黄种人却丝毫没有同理心,反而一边歧视其他弱势群体,一边嘲笑他们争取自己权益,看到人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之后还用「政治正确」四个字嗤之以鼻,实在让人无法理解。回到Love, Simon影片本身,它十分俗地传递了一个关于爱和做自己的普世价值观,虽然是一道炖烂的大杂烩,但在主流LGBTQ影片中并不多见。尽管男主角的家庭太过完美,尽管影片最终还有很多瑕疵,但能在国内的电影节看到这样的影片,能在电影院看到全场观众为男主角数度欢呼鼓掌,就足以点亮人心了。
虽然今年的上影节就在两部影片之后匆匆结束了,但特别满足。明年,明年争取多看几部吧!
テニスコーツ(Tenniscoats)演唱会门票票根和海报墙。
上影节市民手册和海报墙。
由于The Fitzroy目前只对众筹者放映,也没参加几次电影节,所以各大网站都没有评分……
事实上,Love, Simon的口碑还不错,IMDB评分7.8,Rotten Tomatoes新鲜度92%,Metacritic评分72,CinemaScore评分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