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来源)
从上一次大规模购书到现在,已经有小半年了。那二十多本新书就这样直挺挺躺在书架,大部分是碰都没碰一下。总是想着好好抽一个时间,静下心来把他们啃完,但是每次只要一坐在电脑前,就仿佛跌入到一个没有时间的世界,等到好不容易抽身出来,就只剩厕上时间和床上时间了。但不幸的是,入手Legend之后,厕上的五分钟也被吞噬用作无线上网,至于床上时间,则因为睡眠的一再缩水而早已被沥干。
很惊恐的发现,现在的阅读早已进入快餐时代。
跑题开始:之所以说早已,是因为这一划时代意义的变革出现在2004年到2006年,包括Facebook的诞生、Twitter的诞生,以及其间和其后出现的无数的社会化网站(书签、信息聚合网站等)。不同于历史上无数次世界性的巨大变革,互联网的变革具有广泛性和即时性,足以让这些变革所带来的成果惠及所有互联网人口。因此早在十几年前,我们就得到这样一个未来信息发展的趋势:地球村。
遗憾的是,这样的趋势在贵国的发展可谓举步维艰。今天看到的一条Tweet是这么写的:「Apple重新发明了手机,Google重新发明了操作系统,Facebook重新发明了社区,Twitter重新发明了媒体,Amazon重新发明了书籍,Skype重新发明了电话,EBay重新发明了商务,而中国重新发明了局域网……」
其实上述这些划时代的社会化网站都曾经在贵国昙花一现,随后就纷纷被墙。拜功夫网所赐,贵国网站发挥山寨精神,在几年之后终于逐渐建立起局域网内独享的社会化网站。只是,这种孤芳自赏自给自足的发展模式和「地球村」的发展趋势相悖甚远,似乎让人回到了那个充满幻想的「天朝上国」。
跑题结束:现在,有了人人网、开心网、以及各种门户网站的微博服务(尤其是新浪微博),贵国的人民也正式全面进入快餐阅读时代。但是,快餐阅读究竟对信息、媒体和文化的发展起到怎样的作用呢?
快餐阅读「分享」多于「品味」,重「速度」而不重「质量」。快餐阅读中,资讯类小品文占了很大一部分,很多受众在传播的过程中没有足够的时间「品味」文章的内容,就匆匆「分享」出去,虽然增加了资讯传播的即时性和广泛性,但也丧失了阅读的最根本目的。除去资讯小品文,名人效应也使得「阅读」二字形式大于内容。以Twitter为例,名人的「碎碎念」可以以十万计的数目瞬间传播到互联网的各个角落,而真正的一些深度Tweets却常常会如针落大海般波澜不惊。人们阅读名人的Tweets,充其量只不过是好奇心、偷窥欲作祟,或者只是一种盲目的崇拜。
有的人觉得微博在手机上的流行能让人们的阅读时间变长——马桶上碎片化的小段时间都能拿来阅读,所以认为微博能让全民素质提高,我不否认微博有引领全民阅读的趋势,但有多少人能在马桶上因为看微博而大彻大悟,而受益匪浅呢?马桶上看的微博恐怕多是花边新闻吧,那为何不把这小段时间用来思考呢?(来源)
正如有人提出的,思考大于阅读,经典大于快餐,体系大于碎片。对于第一点,没有什么怀疑的,阅读本身就是为了更好的思考,但是第二和第三点,还是应该各有所长。
快餐和碎片化的阅读并不表示信息没有营养,而是因为庞大的数量占据了「消化」这些营养的时间。直到目前为止,还有不少人会问我,上网都干些什么。很简单,阅读。阅读Google Reader上订阅的信息,当然,他们绝大多数都是碎片化的快餐信息。虽然现在是「自媒体」时代,Google Reader所订阅的信息都是自己主动选择的,但是将近一半的信息只是瞄了一眼大标题就跳过去了,根本没有能够仔细读完。更可笑的是,即使如此,每天超过500条的信息还是占据了几乎所有的上网时间。要是某几天外出旅游了,那么回来之后,Google Reader里就会出现1000+条未读条目,这时候,阅读更像是「完成任务」,更别说什么思考了。
基于这方面考量,有人提出了「拒绝微博」的主张,但我想,拒绝快餐阅读只会导向信息化进程的倒退,而如何在茫茫的信息海洋中聚焦能引发你思考的条目而不被吞没才是真正需要人们做的。
唠唠叨叨说完了一大堆,无非是想表达很想找个时间读读书的愿望。是啊,快餐阅读固然不可少,但毕竟还是经典和体系化的阅读更利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