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光棍节

光棍节既非土节又非洋节,它诞生于上世纪90年代后期的高校,是一种校园趣味文化的产品。1月1日是小光棍节,1月11日和11月1日是中光棍节,11月11日是大光棍节。一般说起光棍节,都是指11月11日,其来源就是这一天有连续4个1,个个都是「光棍」,形象地表达了「形单影只、形影相吊」的意思。

每年光棍节,大学里的「单身贵族」都要好好庆贺一番,到时会有各种联谊会,十分热闹。校园里「光棍节快乐」的短信或祝福语满天飞,QQ上见面的第一句招呼往往也是「光棍节快乐」,论坛上也会出现大量关于单身话题的贴子。「吃」自然也是少不了的。4根油条加1个包子是光棍节的吉祥物——四根油条就是「11·11」中的四个「1」,包子就代表中间的那个点,贴切地代表了「11·11」这个日子。糖葫芦是这一天的「宠物」,因为糖葫芦吃完以后就剩一根棍,正好是「光棍」。有人戏言:「吃了糖葫芦,『光棍』变『光贵』。」

随着一批批大学生告别校园,光棍节也流传到社会上,被一些社会单身青年所接受,如今光棍节已经成为都市年轻人一个特别的日子。在这天,几个单身朋友在一起或喝酒谈心,或K歌泡吧,或疯狂购物,尽情狂欢,体会「只羡光棍不羡仙」的感觉。

应该说,光棍节这一个性十足的节日,为校园文化增色不少。其实大学生也不过是想利用这一轻松、幽默的节日给自己一个放松的理由,相互倾诉,放松身心,缓解自己的紧张情绪。只要能够正确引导利用,将节日活动和校园的文化相结合,不仅没什么坏处,还可以健全大学生的人格。

朝气蓬勃的大学生是社会上思想最活跃的群体,其思想意识往往引导社会观念的变革。相对于盲目照搬西方节日如圣诞节、感恩节、愚人节、情人节等的做法,光棍节更具有独创精神,表明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日趋成熟,能够自主开发校园文化。同时,对单身贵族的自我调侃、轻松看待,说明爱情在大学生乃至年轻人眼中已得到正确认识与理解。

中国青年报和搜狐网曾联合推出过一个有关「光棍节」的调查,将近80%的受访者认为单身并不是孤独、寂寞、乏味的代名词,相反,单身有时意味着更独立、更自由,可以无拘无束地规划自己的人生。有人说,光棍节的流行是一种社会多元化的反映,表明社会越来越宽容,思想观念越来越开放,年轻一代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爱情和事业的权衡也变得更谨慎。他们告别了动不动就为情所困的心态,变得更加拿得起、放得下,这是他们的爱情观日益理性与成熟的表现。

2 thoughts to “漫谈光棍节”

  1. 原来光棍节已经出现这么多年了
    还以为是这些年的新兴产物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