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后,有了更多的机会去看看这个出生、成长并生活着的城市。每个地方总有一些原风景,静谧地躺了数十年,只待人发现。社交媒体的出现,也让更多人愿意去发掘身边的美。无论是否算是跟风打卡,有些地方都值得一去。
天河水库,是瓯海区大罗山众多水库中最大的一座,也是不少登山爱好者常常提及的风景。这次专门来到这里,是因为年轻人已经把这里称为「温州小西北」了,作为一个去年刚刚去过大西北的人来说,这个名词有点惹到我了:如果真的在家门口就有个小西北,我还何必跑那么老远呢!(并不是……)
小城市的景点就如果这个城市一样,杂乱无章。没有任何指示的停车场遍地黄沙,沿路铺满了如钉子般尖锐的小石块,让你的车子无时无刻不在爆胎的边缘大鹏展翅。好不容易把车停好,爬了一段山路,结果却发现根本不是通往水库的路,于是又飞奔回来,靠在车边一步都还没走就已经喘成了狗。其实水库就在不远处,不用爬坡就能看到,只是因为旱情严重,原本插在水底的禁止游泳警告牌如今高耸地立在一大片黄沙之上,让人看得莫名其妙,蛤?游泳?在哪里游泳?
远远望去,远方似乎有一块蓝色的水域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成色倒是不错。在沙地里走了很久,才渐渐有了水库的样子,那时才恍然反应过来,莫不是因为水库干涸才被称为「温州小西北」的?这应该是西北遭受到最大的一次羞辱……期待丰水期摇身变成「温州小三峡」(三峡瑟瑟发抖)……
绕着水库走了半圈,风景确实不错,但是因为年纪太大时间不够和阳光太晒,于是放弃了爬山的企图,两个小时就结束了「温州小西北」之旅……算了,真的,就好好宣传天河水库吧,不要傍西北了,毫无可比性,跟说是「温州小南极」也没什么区别的……
从天河水库下来,第二站是同样位于瓯海区的青灯石刻艺术博物馆。这里的展品全部来自温州各县市区的乡村古迹,是馆长在各类拆迁中或买或捡抢救出来的各种石条石块和砖石瓦砾,历史能追溯到明清甚至更早,而博物馆的建筑本身也是由这些全市各地的石头砌成,算是一个很有特色的文化地标了。(媒体报道)
博物馆很小,就算细细看也用不了一个小时,但是装修和陈列都很有艺术品位,说实话,不像是一个地级市的场馆。从博物馆出来已经是傍晚时分,这座被钢筋水泥挤到了温瑞塘河边的小小博物馆就这样静静地躺在夕阳余晖里,带着这座城市的记忆和温度沉沉坠入夜晚。
发图时间:
天河水库停车场附近的空地上种了很多针松(?)
水库边随处可以看到山鸡椒(?)
在水库边的山上有蛮多奇怪的石头,这个我决定命名「?按赞石」了
在天河水库中间有一道水闸将水库分为东西两片,水闸附近水草丰茂,还挺好看的
青灯石刻艺术博物馆的馆藏,虽然展品不算特别,但都是来自温州各县市区,就突然亲切了起来
博物馆后门门沿上方的石头装饰
从后门往院子里看,还是挺美的
博物馆前门不远处还有一处被保护起来的破楼,不知道是不是也是馆藏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