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球大衣们和上影节

这次的上影节和单位培训冲突,只能趁着假期前一天去看テニスコーツ(Tenniscoats)的空档,在开幕第一天早上抽出点时间看个一两部,亏我还提前两天花了一晚上排行程……不过还好,本来以为今年就跟上影节彻底绝缘,最后开始抢到了两张票,时间掐得刚刚好,算是打卡成功吧。

先来说说テニスコーツ的Live吧。认识他们是因为几年前看到有人分享的「Baibaba Bimba」生演奏视频,植野隆司弹着吉他,さや拿着口风琴,两人在东京背街的铁道边一边信步一边弹唱,时不时还在台阶上敲击栏杆打节拍,随性而自然,无视路人,无视列车的咣当声,两人用声音这种最原始的方式和这个世界交流着,纯粹得美好。

当天的Live在一个很小的工作坊,さや和植野光着脚,没有用Mic。他们就像呼吸一样合奏,即兴用在中国的所见所闻编成歌词演唱,用动作表达听不懂的语言,让大家一起参与他们的音乐,最后两人干脆躺在了地板上,一边唱,一边笑。这真的是我看过最亲切Live了,さや的嗓音简单干净,却在充满无以伦比的音感,每一个听似信手拈来的发声都能够精准地敲击到音符并发出颤人心魂的尾音,一个字一个字的吐息,随性却深情地唱着每一句歌词,依然抑制不住的敲敲打打,像是在与这个小小的房间打招呼,用音乐和建筑交流着。除了「Baibaba Bimba」、「光輪」等成名曲之外,テニスコーツ还翻唱了邓丽君的「我只在乎你(時の流れに身をまかせ)」和上世纪七十年代山本コウタロー的出道曲「岬めぐり」。想特别推荐这首「岬めぐり」,相比原唱,テニスコーツ翻唱的版本更慢更抒情,さや的声音洋溢着浓浓的乡愁,唱完四句我眼泪就忍不住了,就说对这种昭和民谣没有抵抗了啦!

晚上回到酒店已经11点了,第二天早上7点起床吃完早餐就往SFC上海影城赶,取完票拍了张照片就是入场的时间了。8点到10点看的是新片The Fitzroy,一部2013年在Kickstarter众筹,2016年完工的小品电影(众筹页面)。影片以上世纪50年代的架空英国海岸为背景,讲述了在毒气笼罩的末日里,在一艘潜艇旅馆里发生的故事。影片的各种美术设定非常不错,戏剧式的夸张表演也算是一股清流,兼顾Cult元素和黑色幽默让整个观影体验十分欢乐。虽然小品电影格局不大,故事也不算特别,但男主角简直呆萌到鲜翠欲滴!(转折在哪里?)

第二部影片还是在上海影城的Love, Simon,两场之间间隔20分钟不到,刚好也就上一个厕所的工夫。很高兴LGBTQ影片也开始走起主流的清新喜剧风了,高校日常加插科打诨以及一些悬疑元素,都让这部影片洋溢着浓浓的既视感,但这并不是坏事,它标志着LGBTQ影片开始脱去特立独行的鲜明外衣,撕掉独立、地下的标签,开始对接主流的电影工业技术和主创阵容,开始让更多的人所接受。跟Black Panther和Get Out一样,有人把LGBTQ人群和女性、黑人归为好莱坞三大「政治正确」。没什么可说的,看看好莱坞电影体系中的女性、黑人和LGBTQ人群所占的比例,再对比一下主流影片中这三者所占比例,就能知道现实中的「政治」还并不够「正确」。目前,这三类人群开始在好莱坞占有一席之地,即便被一些人戏谑为「政治正确」,那也是他们努力发声抗议换来的,是他们应得的,同时也是远远不够的,弱势群体的平权之路还很漫长。特别讽刺的是,在好莱坞工业体系中更为弱势的黄种人却丝毫没有同理心,反而一边歧视其他弱势群体,一边嘲笑他们争取自己权益,看到人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之后还用「政治正确」四个字嗤之以鼻,实在让人无法理解。回到Love, Simon影片本身,它十分俗地传递了一个关于爱和做自己的普世价值观,虽然是一道炖烂的大杂烩,但在主流LGBTQ影片中并不多见。尽管男主角的家庭太过完美,尽管影片最终还有很多瑕疵,但能在国内的电影节看到这样的影片,能在电影院看到全场观众为男主角数度欢呼鼓掌,就足以点亮人心了。

虽然今年的上影节就在两部影片之后匆匆结束了,但特别满足。明年,明年争取多看几部吧!


テニスコーツ(Tenniscoats)演唱会门票票根和海报墙。


上影节市民手册和海报墙。


由于The Fitzroy目前只对众筹者放映,也没参加几次电影节,所以各大网站都没有评分……


事实上,Love, Simon的口碑还不错,IMDB评分7.8,Rotten Tomatoes新鲜度92%,Metacritic评分72,CinemaScore评分A+。

WeChatSina WeiboTwitterFacebook

独行无声灭境

推荐三部最近看的影片,其中两部竟然出人意料地在大陆院线上映了,虽然有一部剪了很多……总之,都蛮喜欢的。

首先推荐的是Alex Garland执导的Annihilation(《湮灭》),改编自The Southern Reach Trilogy(《遗落的南境》三部曲)。作为Ex Machina导演的新作,个人觉得Annihilation的改编很好,尤其是在癌症、生物进化、外星智慧形态的探讨上。原著虽然在某些层面上的设定更加精密,但在描绘外星智慧的同时具象了一些组织,加入了人性的拷问,多少有些反乌托邦现实主义了。当然,通过科幻来反思人性是非常棒的,但电影将更多的过程和原因留白,撇去了原著中的一些人文、宗教元素,用纯粹的未知去营造感官刺激,同样能够引人深思——外星智慧究竟会以什么形态入侵地球?地球生物在数万年的进化过程中,究竟有没有外星智慧的参与?毫无疑问,能够让恐惧不通过具体的画面传递,而是让人在思考的过程中不寒而栗,才是真正成功的惊悚(恐怖)片,而片中各种杂交设定也让Annihilation成为近期最Creepy的科幻片没有之一。

再来聊聊A Quiet Place(《寂静之地》)。这部电影的摄影、音效都堪称上乘,剧情设定也很有意思,不过最有意思的应该是国内网友对它的口诛笔伐。其中一个原因,故事中后段的逻辑确实有些令人捉急,但个人感觉属于瑕不掩瑜。另一个原因,就是国内的观众被好莱坞爆米花大片惯坏了,对独立影片自然谈不上包容。嘛,萝卜青菜各有所爱,看了一下,我喜欢的大多数恐怖片在豆瓣上也都是不到7分的,瞬间觉得坦然多了……

最后推荐一部You Were Never Really Here(《你从未在此》)。之前执导过We Need to Talk About Kevin的Lynne Ramsay从来就不是一个喜欢好好讲故事的导演,所以看她的新片之前,必须要有心理准备。总的来说,影片和预期差不多,没有上一部来的惊艳,不过大长焦、大景深依旧过目难忘,音乐和音效剪辑也没掉链子。大叔和萝莉的搭配早已经用烂了,好在Lynne Ramsay没有花太多笔墨在两人之间的羁绊上,而是着重塑造了男主的孤寂。要说除了工业技术之外最大的亮点,应该是影片最后的反类型结尾吧。一个带着满腔怒火复仇的男人,到最后也没能手刃至仇,仿佛一个燃烧的拳头砸进了棉花里一般泄气。人生啊,有的时候还真的就是一个玩笑。

最后附上评分,都还蛮高的。


Annihilation
IMDB: 7.0
Rotten Tomatoes: 87% (7.7)
Metacritic: 79
CinemaScore: C


A Quiet Place
IMDB: 7.9
Rotten Tomatoes: 95% (8.1)
Metacritic: 82
CinemaScore: B+


You Were Never Really Here
IMDB: 6.9
Rotten Tomatoes: 86% (8.1)
Metacritic: 84
CinemaScore: N/A

WeChatSina WeiboTwitterFacebook

大金金金人

都说今年是奥斯卡大年,因为最佳影片的提名多达9部,而我自己都不敢相信,今年竟然特别难得的把这些提名影片全部刷完了。下周就是奥斯卡颁奖礼了,不想做预测,因为入围奥斯卡其实已经证明了影片的质量和口碑,至于谁能拿奖不乏随机性和偶然性,青菜萝卜各有所好,自知自己的口味不算大众,因此就在这里把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影片和看过的其他提名影片排个序吧。

第一梯队,无论如何都爱到死的三部分别是「Three Billboards Outside Ebbing, Missouri」、「I, Tonya」和「Blade Runner 2049」。说来惭愧,大名鼎鼎的科恩嫂Frances McDormand的参演电影除了「Moonrise Kingdom」之外我一部没看过,不过看完「Three Billboards」之后应该忘不掉了,这个外表强硬,内心柔软,让人不怎么喜欢的悍妇击中了不少人的软肋,也让这部影片充满了荒诞色彩和黑色幽默,但事实上,个人感觉这应该是Martin McDonagh近几年最温情最正能量最不疯狂的影片了。「I, Tonya」是一部相对而言更加剑走偏锋的传记片,不仅没有积极向上的鸡汤,更充斥着肆无忌惮的嘲讽和奚落,这位出身底层的花样滑冰选手无论是亲情还是事业全部在登顶的刹那崩塌,过山车式的岁月历练疯狂却真的丧到骨髓,讲真,只有在创作相对自由的地方才能拍出这种情绪饱满到喷薄的讽刺!总结成一句话,Fuck American Dreams! 至于「Blade Runner 2049」,应该不用多说,Denis Villeneuve一直就是风格派导演,无论是「Arrival」还是这一部,故事的推进始终是缓慢而隐忍的。影片的剧情很简单,但建筑、光影、调色和音乐都统一而鲜明地传递了剧情之外的元素架构,让这个复古而Cyberpunk加Wasteland的世界真实可信。一直都对科幻影片有着小私心,所以强行拉进第一梯队也理所当然。

第二梯队,十分特别,十分喜欢的四部分别是「Phantom Thread」、「The Shape of Water」、「Call Me by Your Name」和「Get Out」。「Phantom Thread」说了个特别简单幼稚略带诡异的故事,但却在复古时尚的包装之下显得与众不同,当然,影片最让人回味的是Daniel Day-Lewis,Vicky Krieps和Lesley Manville的群戏,演技精彩到让人叫绝!「The Shape of Water」也是一部特别幼稚而浪漫主义汹涌爆棚的童话故事,场景和美术在细腻的调色之下洋溢着Atompunk和Oceanpunk的既视感,美到不可方物。以后再有人说某某导演童心未泯,老子就用水形甩他一脸:「论童心,没人比得过Toro!」……「Call Me by Your Name」让人着迷的除了意大利夏日的风光之外,当属甜茶Timothée的演技,我不知道为什么能够有这么一个演员,可以将初恋的悸动表现得如此自然充满共鸣,扭捏憋屈的怄气,害羞青涩的悸动,故意装作漫不经心的打闹,汹涌澎湃却努力克制的情感,每一个眼神都充满着年轻而熠熠生辉的光芒。这个爱情故事,太美,太打动人心,太让人怀念了。最后,是一部因为没有特别优秀但却被种族主义者借着「政治正确」黑出翔的「Get Out」。这年头,「政治正确」仿佛成为了嘲讽好莱坞平权的一把利刃,但凡有一两部高分的少数人群题材影片获得好评,必然就会出现类似「不过是政治正确罢了」的言论。要知道,在好莱坞,有色人种尤其是黑色人种在电影工业中所占的分量举足轻重,但每年有色人种题材受到好评的作品却屈指可数。对于一个以平权为努力方向的社会来说,少数族群争取自己的权利再正常不过了,在长达数十年的争取之后,如今的好莱坞和奥斯卡,每年可以看到几部少数族群题材的影片和少数族群演员获得提名,但细数整个奥斯卡历史,少数族群题材或少数族群个体拿奖的比例依然少得可怜,和好莱坞电影工业体系中的实际比重差之甚远。少数族群难得争取来的一点点微弱的平等权利,竟成为众多热衷于全白好莱坞的黄色人种嗤之以鼻的对象,这还不够讽刺吗?回到影片本身,种族歧视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拍成电影不足为奇,但是导演通过归谬的荒诞手法,将悬疑氛围营造得恰到好处,对于双关和包袱的把握也非常到位,让人看得过瘾。无论从剧本、演员的表演还是拍摄手法,「Get Out」都是一部言之有物,极具现实意义的上乘惊悚片。

第三梯队,精彩有余但后劲不足的两部分别是「Lady Bird」和「Darkest Hour」。作为一部格局不大的独立女性主义影片,「Lady Bird」靠着Saoirse Ronan精湛的演技获得不俗的评价,理想、亲情、友情、爱情,包裹在这个小人物的成长故事中,接地气而引人共鸣。虽然影片没有太多技巧,但看到结尾却发现前面看似不经意的情绪堆砌,只要轻轻一碰就能立马溃堤……「Darkest Hour」是最后阶段才看完的,因为这个题材实在提不起兴趣,开场也做好了无比枯燥的准备,结果却发现竟意外的欢乐。这两部影片观感都很愉悦,「Lady Bird」尽管洋溢着淡淡的忧伤,但治愈大于致郁,只是整体稍显平淡,感觉在类似的影片中不算出类拔萃。而「Darkest Hour」几乎全靠Garry Oldman一人撑起影片,个别场景的结巴甚至有些用力过猛,而且影片的节奏在中后段也稍微有些拖踏。所以,两部影片都让人觉得有些后劲不足,看完之后很快就会遗忘。

第四梯队,还不错但觉得有些微妙的两部分别是「Dunkirk」和「The Post」。Nolan绝对是我最喜欢的电影导演之一,但是这部「Dunkirk」总让人觉得水土不服,甚至没有达到个人预期。虽然配乐摄影演员都很不错,紧张感也从一开始持续到最后,几乎全程无尿点,但它没能带来更多的惊喜,多线叙事结构除了让剧情稍微复杂了一些之外也没有更多的意义。说到底只能算是一部中上级别的主旋律战争片,远不如「Inception」和「Interstellar」来得震撼。而「The Post」也是让人略微失望,正如很多人所诟病的那样,确实是一部工整到无趣的影片。不过,在很多人开始忘记数学法则时,再强调一次「1+1=2」也并非无稽之谈,是的,这也是一部「政治正确」的影片,但这不是我失望的原因,相反,正是这样的「政治正确」,让我从职业角度出发给影片加了一颗星……嗯。

WeChatSina WeiboTwitterFacebook
1 2 3 4 5 6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