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埋乡村竖锯超人

感冒发烧,一个双休日窝在家里,看了几部片子推荐一下,类型各不同,口味从轻到重分类,请各取所需自行选看!

一、老少咸宜出其不意的Megamind

是的,梦工厂在2010年推出的第二弹动画,看过之后让人不得不佩服梦工厂这年这两部作品极高素质。年初How to Train Your Dragon走的是正统奇幻风,而年尾的Megamind则延续了梦工厂动画的恶搞路线。

纵向来看,梦工厂前一部同类风格的影片是2009年的Monsters VS Aliens,影片反响平平,上映不久便销声匿迹,这一点可谓是前车之鉴;横向比较,早在半年前,环球旗下的动画部门Illumination推出的首部作品Despicable Me在题材和风格上和Megamind极其相似,而且作品素质不错,一经上映便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好评,这一点可谓珠玉在前。自己的前车之鉴和人家的珠玉在前,注定让Megamind的上映吃亏不少,但是好在Megamind没有让人失望。

影片不像DM始终贯穿笑点,而是属于慢热类型,一开始甚至让我有些走神(是因为高烧的缘故吗?)但是从Metro Man挂掉之后,影片开始渐入佳境,剧情在笑料和杯具中转换,足以让人揪心。最后结局处得知Megamind化为Metro Man那一幕简直让人飙泪,那种厚积薄发的感动在HTYD曾经有过几处,只是没想到在这种搞笑片中也能如此煽情(更正,应该属于软煽情,这是由于一些剧情铺垫和角色定位等环境营造而来的感动,是观影者经过大脑联想主动得到的感动。)

因为这一幕,我给Megamind高分,甚至高过更受好评的Despicable Me。阖家欢乐其乐融融,喜欢这样大结局的喜剧片爱好者,可以尝试。当然如果Despicable Me还没看过,也一并看了吧,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但好在他们都算可口。

二、密闭空间内逐渐窒息的Buried

豆瓣上有人评价「如果你想看Ryan Reynolds在棺材里呻吟一个半小时,那么就去看这部电影吧……」

很遗憾,我对此毫无兴趣。但是我只是很好奇,一个人演一个半小时的电影出来的会是什么样的结果?我在几年前曾经看过一部叫做Bugs的惊悚片,那是一部两个演员,一间房的电影,看完之后印象深刻。而Buried无论是演员人数还是场所都大大减少,让人不禁好奇。

Ryan的演技不能算赞,但至少不会让影片减分,而比起Ryan的呻吟,更让人能够提起精神的是一通通电话的设置和对于结局的好奇。影片在3/4段高潮迭起,一波接一波刺激感官,而最后那几通电话也是煽情至极(这类属于硬煽情),但这些都不足以算作亮点。

最后的结局虽然不能说出乎意料,但是影片最后那一通电话中提到的名字确实给影片大大加分,一来揭示了结局,二来和中段的某处关键情节遥相呼应,充满了讽刺意味。这是关于战争和人性,国家与个人的博弈,不管在哪个国家,也许我们都会处于同样一个尴尬的位置,就像太阳下的星星一样,暗淡无光。

其实试想一下,在大银幕前体验窒息的恐惧,本身是一件很刺激的事情。因为人会联想,能产生一定的带入思维。但是不得不说,体裁的孤注一掷也导致了本片在前半段太沉闷后半段太阴暗,总得观影体验并不舒适。当然,观影体验不舒适不代表影片不好,对于这样一篇内涵片,各位还是值得尝试的。

三、惊悚悬疑独辟蹊径的Dark Country

虽然是一部写实的影片,但光影特效和复古风格尤其引人入胜。电影的开始看似有些拖沓,但由于少见的风格也让人不易分心。中段之后,影片虽然让人很容易猜到走向,但是在一些细节方面做足了让人不易察觉的铺垫。影片的最后,绝大多数观影者都会落入一种预设好的设定,将影片归为“轮回片”,类似Salvage和Triangle(嗯,改天专门为轮回片写一篇影评!)。但实际上,答案并不是如此。

看完影片后,我查阅了IMDB的评论,发现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这是一部轮回片而给了低分,即使是有高分的也是因为影片独特的光影风格。我想这样的原因有二:一是西方的普罗大众智商不靠谱;二是由于在电影院观看,所以一遍下来诸多细节无法发现。

总之,这是一部极富观影价值的惊悚悬疑片,对黑暗风格有兴趣的同学推荐观看!

四、硬恐怖风格连续剧化的Saw 3D

发烧第一天,在家一边吃饭,一边看了去年万圣节上映的Saw系列最新作。对于该系列的死忠来说,每年万圣节上电影院享受一次感官刺激还是不错的自虐,尤其是本系列第一部3D版。在英国的时候曾经去电影院看过第四部,大银幕看恐怖片的感觉和电脑上的体验是无法比拟的。

不管怎么说,影片对于该系列遗留的包袱抖得还算精彩,虽然没有特别出彩的部分,但也不算狗血得太过分。有一些些小瑕疵,包括车库那段开胃菜有些冗长和多余,以及竖锯媳妇儿太快领便当,完全可以再发挥一段时间的。

Saw开创了一个经典,为了保证统一性,续集免不了缺乏新意,这是不可避免的,除去这一点因素,Saw 3D还是硬恐怖迷们的必看之作。

五、尾声和一些评分。

四部片子风格迥异,不过个人口味决定了大方向,动画系和黑暗系。不管怎样,作为考据帝,在最后交出各大网站评分,那是必须的,虽然个人不认同某些分数。


Megamind
IMDB: 7.3
Yahoo! Movies: B+ (Users) / B (Critics)
Rotten Tomatoes: 75% (Users) / 72% (Critics)
Metacritic: 7.5 (Users) / 63% (Critics)


Buried
IMDB: 7.4
Yahoo! Movies: B- (Users) / B+ (Critics)
Rotten Tomatoes: 68% (Users) / 85% (Critics)
Metacritic: 7.6 (Users) / 65% (Critics)


The Dark Country
IMDB: 5.2
Yahoo! Movies: C (Users) / NA (Critics)
Rotten Tomatoes: 26% (Users) / NA (Critics)
Metacritic: NA (Users) / NA (Critics)


Saw 3D
IMDB: 5.7
Yahoo! Movies: B (Users) / NA (Critics)
Rotten Tomatoes: 51% (Users) / 11% (Critics)
Metacritic: 4.6 (Users) / 24% (Critics)

WeChatSina WeiboTwitterFacebook

全城热变

据说今年南方的冬天很冷,冷到每一只大雁都飞过了赤道直至化成一尊尊冰晶琥珀坠落,冷到每一只冬眠的动物疯狂地抛撒着脂肪瞬间完成了从熊到鹿的转变,冷到每一个人都挂着鼻涕遥望温暖的北方心中充满了无限的神往。于是,广电中心大楼顷刻之间成为病院门诊大楼也就不足为奇了。

继葫芦娃感冒之后,老子也华丽丽的燃烧了小宇宙大宇宙小杯咒大杯咒,体温直攀38.5度C。周四,周五,周六,周日,周一,周二……六天都是早上37,晚上38.5,冷热打摆子简直让人欲死欲仙。

吃了两天药,一点好转没有,第三天晚上果断补了一颗强力退烧药,躺床上捂汗……汗是出了一宿,早上体温一测,36.5度……

……

……我一定是烧坏掉了……

要是以往,怎么的也得痊愈了,可是没想到当天中午一过继续打摆子,体温回到38.5度C……于是继续退烧药,继续捂汗……次日午后继续鬼打墙……

这是无意间SAVE之后又无意识反复LOAD,还是掉入了时间虫洞?难道这是一个循环往复万劫不复的轮回咩?我会遇到另一个高烧的自己,然后必须一个个杀光陆续出现的自己才会得救咩?不行,结果肯定是我被另一个自己杀死,当另一个自己明白过来,又被下一个自己杀死……(轮回片看多了……)

还好,去医院这件事情打破了轮回,急诊的队伍被感冒病毒操控的丧尸围城了,虽然只有我一个是抵抗了四天之后仍然清醒的,但是医生还是免了我皮肉之苦,继续灌药……

终于在今天,我退烧了……

岁月是把杀猪刀,砍中一刀是一刀。记得去英国之前和回宁波的那两次发烧,我压根儿没吃药吧,一个晚上,一边喝着热开水,一边流汗擦汗,早上洗完澡直接打球,神马事情都没有……果然是体格力好啊!

之后的发烧过程一次比一次漫长,前几次是三天,这次是大姨妈,再下一次就是坐月子了……

……

……好恐怖啊啊啊!

最后,恭祝大楼里几乎一半以上的病患和其他参与这次全城热变的丧尸们早日找到自己的CHECKPOINT……没事儿LOAD着玩儿!

P.S.发烧在家休息,偷看了好几部电影,过几天抽空推荐一下!

P.S.2.同样发烧在家休息,偷看了好几部小说(好忙乱的休息啊),过几天也抽空推荐一下!

P.S.3.同样发烧在家休息,偷买了一本名为《知日》的Mook双月刊!很棒很有爱!

P.S.P.同样发烧在家休息,偷偷继续囤积《One Piece》。香港天下版已经收到40册了,其中20至29册是初版,标题居然是烫银的……有人喜欢吗?全新刚拆封,谁喜欢我以大陆引进版的价格出让了(港版30元,大陆版9元)……我是完美主义者,要么全部收初版,应该难度很大,那么我宁愿选择收清一色非初版……

P.S.P.2.据说今天浙北很多城市包括杭州都下了很大的雪,所以说,温州神马的最讨厌了!

WeChatSina WeiboTwitterFacebook

漂流日记本

2011年1月10日的早晨,排骨精漂流日记本安静地躺在我的办公桌上。急急忙忙拆开,熟悉的不熟悉的字迹印入眼帘,还有一股淡淡的清香扑面而来,此时应该是背景瞬间变亮,鲜花四溢,风吹乱头发的场景,可惜现在我顶着38度的高温,瑟瑟发抖,一想到风神马的就要打颤……

没错,漂流日记本,全称是装逼漂流日记本。在网上,这种活动已经流行了很久很久,不过自己参与进来,还是十分的不知所措。当时不知道看了我们群里哪段聊天记录,于是突然想到在我们这群人中间开展漂流日记本简直就是完璧归赵买椟不还珠。和老爷一说,一拍即合,于是活动正式开始。二个月之后,本子终于姗姗来迟。

本子虽然看过(封面),但是真正拿到手,还是觉得好新鲜。花了一个下午把大家写的内容全都看完了,一边看着大家诉说着一些最近发生在身边的事情或是一些共同的回忆,一边忍不住拿起笔来批注吐槽,所以感觉仿佛和大家聊了一次好长好长时间的天,有一刹那甚至觉得比排骨精日还过瘾。

我在日记本里也说了,因为自己有定期写日志的习惯,所以一些近况大家也都十分清楚(只要你愿意看的话),因此漂流日记本更多的是给我和大家交流的机会。虽然像老爷说的,现在的通讯发达了,但是大家之前的联系却不如书信时代了,大家都挂着QQ,但是却很少有聊天的时候,甚至有更多的人宁愿远观却不参与。漂流日记本应该就是一封属于我们大家的信,是寄到你家里不允许你回避的信,它可以是任何一个人寄给任何一个人或者所有人的,每一个人都可以回信,再回信,以批注的形式,这一点也让我想到了微博或是论坛里的跟帖,或许用传统和书信方式加上这种跟得上时代的形式,可以更容易让大家接受?

之所以前面说漂流日记本很适合我们这群人,是因为我相信我们都彼此挂念渴望交流,有一个专门的地方聊聊天也是一种很棒的感觉。同时,我也相信曾经朝夕相处的我们也需要一些东西来维系情感。刚毕业的时候,很多人一同生活在宁波,还有一种大家庭的感觉,但是去年,随着宁波何氏官邸的“解散”,多数人选择了回乡就业,彼此的联系也随之减少了,一同游玩的机会更是几乎没有。虽然每年一次的排骨精日,大家十分重视,基本上都能如约参加,但是由于时间被比赛占去了太大的比重,让我们聚在一起“嬉戏”的时间反而少了。这也是漂流日记本诞生的重要原因。

我之前包括在这次的日记本里也提到过,大家很快都会有或者已经有自己的生活,彼此之间的交集会越来越少,但是只要漂流日记本可以延续下去,它就可以把大家重新牵扯到一起,让它成为共同话题也好,不同话题也罢,至少,能让彼此或多或少渗入到对方的生活中,成为彼此生活中的一部分。这种感觉,对我们这帮人来说,应该不是一件坏事。

最后,我把日记本中提到的建议再说一次(虽然我知道,基本上看到这篇日志的人都不用我提醒,但是需要我提醒的却不会看这篇日志……囧):我们的漂流日记本更多的是用于彼此的交流,居然有人自说自话几乎完全没有对别人的日记作出回复,典型的回帖不看帖……是根本没看?还是看了之后也没话想说?不应该吧……嗯,我就当你是忘记了……下次注意。或者,写日记的人可以主动问问大家一些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嘛。

当然,交流也是主动自愿的,我可不想搞到最后变成一种负担。只要有心,哪怕最后只剩下两个人,排骨精漂流日记本也会继续下去的!

好了,开头的时候已经说了,写这篇日志的时候,我正顶着38度的高温,已经是第三天了,吃了中成药没用。今天早上一量还是38.3度,果断补了布洛芬,下午退了一点点,看看明天有没有好一点,还烧的话就要去医院了,烦……就这样吧。

WeChatSina WeiboTwitterFacebook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