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中北补完计划二章——朔州和忻州

一、崇福寺

朔州市元代之前的古建仅有三处,除了上次去过的应县木塔和净土寺之外,就是市区的崇福寺了,上一次的山西之行因为搞错地点而错过,这次又因为周一关门而跑了两趟才最终踏进山门。崇福寺主要看两座现存的金代殿宇,观音殿(1115-1234年,具体年代待考)和弥陀殿(1143年,金皇统叁年),其中弥陀殿的匾额、塑像、壁画、雕花门窗和脊饰琉璃都是金代原物,被誉为「金代五绝」,其中匾额更是全国现存最大的金代匾额。

寺院整体不算很大,但是弥陀殿的雕花门窗却迷人双目,褪色的红漆不知是何年何月修补而上,如同时光的年轮一层一层剥落,难以窥见的缝隙,隐藏着数百年前尚未腐朽的基因,散发着历久弥新的沉香,仿佛静止了时间,静止了风。


崇福寺观音殿,现存木构为金代遗构(1115-1234年,具体年代待考),殿内存有明代彩塑


崇福寺弥陀殿,现存木构为金代遗构(1143年,金皇统叁年),殿内存有金代壁画和金代彩塑,该匾额为全国现存最大的金代匾额


崇福寺弥陀殿隔扇门花纹,金代原物


崇福寺弥陀殿正脊鸱吻,金代原物


崇福寺正脊脊饰和脊刹,均为金代原物

二、延庆寺和南禅寺

忻州市是山西之行的重点城市,尤其是五台县,国宝级的南禅寺和佛光寺都在这里。五台县现存元代之前的古建共有三处,包括金代的延庆寺大殿(1115-1234年,具体年代待考)和佛光寺文殊殿(1137年,金天会十五年),唐代的佛光寺东大殿(857年,唐大中十一年)和南禅寺大殿(782年,唐建中三年),其中延庆寺和南禅寺相距较近。

根据网友最近的游记,延庆寺并不欢迎访客,但是进门之后,管理员只是拿出表格登记了一下就放行了。延庆寺占地较大,鲜有参天绿树,除去空地和新修的殿宇,现存的古建只有大殿,且不得入内。大殿木构为金代遗构,檐柱柱头上还有清代添配的兽头,在此行中并不多见。

南禅寺大殿是全国现存最早的木构建筑,尽管占地不大,保存得也不算完好,甚至佛像文物在当代都数度被盗,但扑面而来的唐风气息却没有削减半分。安静地踱步期间,感观沉浸在蔓延的古朴芬芳之中并得以迅速放大,日光蒸腾着皮肤,也蒸腾着大殿的每一寸木构,散发出难以捕捉的香气。

寺内比想象中局促很多,前院是一排民居建筑,能看到洗晒的生活痕迹,门前种了些花花草草,几只狗慵懒地躺在地面,它们是否也能感受到时光的流逝?


延庆寺大殿,现存木构为金代遗构(1115-1234年,具体年代待考)


南禅寺门口的文保碑,落款也是很有年代感了……


南禅寺大殿,现存木构为唐代遗构(782年,唐建中三年),斗拱上能看得见岁月的痕迹


打卡南禅寺大殿全景

三、佛光寺

佛光寺值得专门单拎出来,只因它过于别致和宏伟。山门处树影爬满高墙,凉风习习,迈入山门就是一块开阔的平台,左边就是金代遗构文殊殿。放眼望去,中轴线上并没有堆叠的殿宇,而是满眼绿树参天,画风别致,漫步其间,心旷神怡。第二层平台的主殿米勒阁毁于唐代灭佛运动(845年,唐会昌五年),如今是作为管理用房的民居。继续沿中轴线进入门洞,横亘在眼前的是一段十分陡峭的台阶,据称超过60度,拾级而上就可以到达第三层平台。随着不断登高,在视野中逐渐出现的东大殿开始展露全貌,竟感受到了一种排山倒海而来的气魄,面阔三十四米,最高处有十三米,斗拱硕大,出檐深远,这座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唐代木构「中国第一国宝」就像穿越时空而来的BDO庞然巨物横亘在眼前,气势恢宏到仿佛能感受到能量气流从殿宇内喷薄而出,沁透心脾。

转了一圈,近距离贴近这座古老的殿宇,依然能感受到心脏急促的跳动,这是一种撞见历史的悸动,不由自主加快的脉拍。南侧的祖师塔更是北齐原物,是整座寺庙现存最古老的构建。唐代灭法运动时,始建于北魏的佛光寺所有木构都毁于一旦,熊熊火光之中佛法殿堂灰飞烟灭,只有祖师塔和周边几座墓塔幸存下来,熬过了历史的腥风血雨,伤痕累累却依然屹立。如今,这座砖塔也成为全国现存最早的祖师塔实例。


佛光寺东大殿,现存木构为唐代遗构(857年,唐大中十一年),殿内木构、壁画、书法和雕塑被称为「唐代四绝」,图为唐代原匾额和明代题字「佛光真容禅寺」


佛光寺东大殿正面斗拱,唐代原物


佛光寺东大殿殿前经幢,须弥座底,唐代原物


佛光寺祖师塔,现存塔身为北齐遗构(550-577年,具体年代待考)


佛光寺山门内的开阔平台和唐代经幢(877年,唐乾符四年),后方的二层及三层平台被树荫挡了个严严实实,倒显得有些神秘

四、原平普济桥

最后来个不一样的换换口味,看看桥。作为原平唯一的元代之前古建(1203年,金泰和三年),普济桥可以说存在得毫无痕迹,沿着乡郊村头的小路走几步就能看见,要不是路面分成车辇道和人行道,几乎和道路融为一体。虽然作为古建过于荒凉,但是作为一座桥梁,普济桥的风光却意外的好,两侧是几颗巨大的杨柳,远处乔木茂密,田野广袤,很难看到现代化的建筑。虽然普济桥在历代均有重修,但是金代桥体依旧坚固地躺在静谧时光中聆风听雨,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人脚步,不知道上千年来的自然风景有着如何的变迁,但古桥美景的风光依然让人很想多驻足一会儿。


普济桥桥拱处的雕刻


普济桥桥面依然能够看到车辇道和人行道的分隔


普济桥全景打卡

五、尾声

忻州市其余几处元代之前古建整体较为分散,去了几处要么禁止入内,要么可以远观但不得进入殿宇,整体处于未开放参观的状态,所以并没有走完全部,不过看过佛光寺和南禅寺也就足矣。总的来说,忻州的两天行程只有心潮澎湃可以形容,尤其是亲眼看到1000多年前的木构依然屹立在眼前时候的那种时光的压迫感,你能看见时光的痕迹,也能感受到新鲜的空气,也许物是人非的极致,就是人与古建的相遇吧。晋中北补完计划的最后一站将去往晋中,继续感受山西古建的魅力。

WeChatSina WeiboTwitterFacebook

晋中北补完计划一章——大同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没想到去年十月那次晋中北逃亡之旅这么快就迎来了补完计划,当然这也说明了山西对于本人莫名的吸引力。但是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四月底的一场雨雪再次让晋中北之旅戛然而止,不过,这都是后话了,至少这一次旅程总算是给大同、朔州、忻州和晋中这四地画上了几近圆满的句号。

一、序

那么首先来补完大同吧,上一次的大同去了恒山悬空寺和云冈石窟(详情见此),这一次补完了市区的华严寺、善化寺和九龙壁,浑源县的永安寺、圆觉寺、以及云州区的土林。

虽然山西是现存古建大省,但同时也是仿古建筑遍地开花的强省,因此搞清楚始建和现存的区别是很有必要的。大同古城墙虽然可以追溯到北魏时期,但现在能看到的城墙就是一个诞生于21世纪的全新仿古建筑,没有特地游览的必要。大同古城内元代以前的古建只有两处,华严寺和善化寺,所以时间不充裕的话,去这两处足矣。

以防历史知识储备掉线,再确认一遍古建历史断代顺序,大致可以分为两汉、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金,之后就是元明清了。如果是看古建,以现存元代之前为优先。目前山西现存元代及之前的古建数量位居全国之首,「在山西现存的28027处古建筑文物之中,宋辽金之前的木构建筑约占全国的75%,元代的木构建筑约占全国的80%。中国仅存的4座唐代木结构建筑则全部位于山西」(来源:《谁是中国古建第一大省?》,作者:星球研究所)。

二、华严寺

华严寺现存元代之前的古建有两栋,辽代的薄伽教藏殿(1038年,辽重熙七年)和金代的大雄宝殿(1140-1144年,金天眷三年至皇统四年)。两栋古建的木构为辽金原物,其中薄伽教藏殿内还存有辽代斗八藻井、壁藏楼阁和辽代彩塑;大雄宝殿内(外)存有金代鸱吻、明代木雕和泥塑、清代壁画等。不得不说,华严寺的大雄宝殿虽然放在山西古建中年代并不算特别久远,但却以面阔九间的面积傲居全国现存金代木构建筑之首,压迫感甚至超过这次补完计划中的国宝佛光寺东大殿。苍劲的斗拱和出檐仿佛定格了时间,突兀地直插进背景的蓝天白云之中,在光影中构建着独特的几何造型,燕雀徘徊其上,如布朗运动般规则又随机的白点缀满了红墙,粉饰单一的色彩,仿佛世代雕琢的艺术品,似乎永没有结束的那一天。除了伽教藏殿和大雄宝殿之外,华严寺其余殿宇均为当代仿古建筑,可以登高的华严宝塔也不必攀爬,否则不但往被迫下绕一个千佛地宫,还要随着拥挤的人潮上下台阶,塔上也并没有多少特别的风景,不如节省时间去下一个景点。另外,华严寺还有官方推出的线上全景游览,包括了薄伽教藏殿和大雄宝殿,(点此在线过瘾)。


华严寺大雄宝殿匾额,殿内有大量明清壁画和彩塑


华严寺薄伽教藏殿匾额,殿内还有多尊辽代彩塑


华严寺大雄宝殿北端鸱吻,金代原物


华严寺现代新建的山门,打卡

三、善化寺

相比华严寺,善化寺整体规模要小很多,但古建更多,元代之前的古建有4栋,辽代的大雄宝殿(916-1125年,具体年代待考)、金代的天王殿(1143年,金皇统三年)、三圣殿(1143年,金皇统三年)和普贤阁(1154年,金贞元二年)。4栋古建木构均为辽金原物,其中大雄宝殿内(外)还存有辽金塑像、明代钟鼓楼及牌坊、清代壁画;三圣殿内存有金代泥塑;天王殿内存有明代彩塑。


善化寺的文保碑和石狮子,光影很不错


善化寺三圣殿鸱吻,现代复原的,主要是为了拍桃花……


善化寺天王殿即山门,殿内遗有明代四尊天王像彩塑,打卡

四、九龙壁

看完这两处古建,大同古城内剩下的几处古建也都是元代之后的了,比如元代的关帝庙大殿、明代的鼓楼和九龙壁。鉴于九龙壁是全国现存最早最大的琉璃照壁(1392年-1396年,明洪武二十五年至洪武二十九年),所以看完华严寺和善化寺之后,还是去刷了九龙壁。要问它有何德何能位居全国之最,也许走到跟前就能知道答案,超过四十五米的长度,金碧辉煌、气势雄浑,靠广角镜头都很难把整个照壁摄入其中。不过这座九龙壁也算是命运多舛,原本作为代王府的照壁,在代王府毁于战火之后独自屹立了数百年,结果1954年因城市建设需要硬生生原状向南挪动了28米,拆卸拼装过程还出现拼装错误的糗事……


九龙壁正面局部,可以看见明显的修补痕迹,九龙均为四爪,为明代流行样式


九龙壁正面下方的须弥座雕刻也十分精美,图中两层分别为走兽和行龙,下面还有一层花卉

五、圆觉寺和永安寺

除了大同古城之外,这次还补完了浑源县两座比上次的悬空寺更值得一看的古建,其中一座是圆觉寺。圆觉寺的看点就是它的砖塔,又称释迦舍利塔,是寺内唯一的金代遗构(1158年,金正隆三年),除此之外,刹杆顶端铁制的风候鸟也是全国唯一一座尚存且仍在指示风向的风侯仪实物。浑源县另外一座古建是永安寺。永安寺并不算特别古老的建筑,寺内现存最古老的建筑仅有元代的传法正宗殿(1315年,元延佑二年),但是这座殿宇的看点还蛮多的,一个是其内墙上以十大明王为代表的明代水陆壁画,算是晋中北地区上乘水平;另一个就是其外正壁稍间上,住持月溪和尚与1342年(元至正二年)所题的墙书「庄严」二字。最后,永安寺还有一个非常值得夸赞的地方,虽然和其他寺庙一样,内部大多不允许拍照,但是永安寺特意将传法正宗殿的壁画拓印出来,在相对明亮的配殿展示以供拍照,可以说满足了无脑相机党的刚需。浑源县还有一处元代之前的古建大云寺大雄宝殿(1161年,金大定元年),因为不让进去,所以只在门口徘徊了一下,悻悻离开。


圆觉寺砖塔,刹杆顶端的就是全国唯一在用的铁制风候鸟


圆觉寺砖塔塔身局部


永安寺传法正宗殿内的十大明王壁画,此为拓印版本


永安寺传法正宗殿外墙书「庄严」中的「严」字

六、大同土林

说实话,看了一天的古建已经有些恶心腻味,最后一站还是换换口味比较好,毕竟接下来这么多天还有更多古建等着我们,于是选择了地质景观——大同土林作为第一天的收尾。土林属于粘土砂石等松散堆积物,在干燥气候环境中,受季节性雨水的淋蚀、冲刷而成。这样的地貌多见于我国西南,包括云南、四川和西藏等,而大同土林是目前唯一位于华北的大规模土林地貌景观。说实话,这个景区比我想象得大了很多,可能是因为网上图片不多,还以为就三四个土堆,拍个照打个卡就好,结果发现土林风貌也并不是只有几处,而是规模成片,景区里还有一大片人工湖,前前后后饶了一圈,花了一个多小时直到太阳下山才打道回府,成为了这次大同补完计划中耗时最久的一站(倒也不必)。


大同土林局部


很有黄土高原的风貌了


大同图林的标志性区域,就在这里蹦一蹦吧

七、尾声

这样一来,大同绝大部分元代以前的古建都打卡完毕,除了两座辽代古塔,丘灵县的觉山寺砖塔和云冈区的禅房寺塔,毕竟两座寺院古建都只剩一座塔,专程过去有点赶,尤其是禅房寺还在山顶,所以就没有特地再跑一趟。剩下的时间,开始往南推进,开启朔州和忻州的古建补完计划。敬请期待!

WeChatSina WeiboTwitterFacebook

再见白马村

终于听到现场版的《白马村游记》了!

2018年,上海彩虹室内合唱团刚刚发行《白马村游记》的时候,就写了一篇日志狂打彩虹屁(链接在此),结果没赶上公演人家就封箱了。去年,好不容易抢到了时隔多年《白马村游记》上海重启版,又因为疫情封控出不去,在网上原价转票转了好多天都出不掉……虽然这次的公演主题是《活在爱里面》,但总算是有《白马村游记》全部套曲,也算是圆了听现场版白马村的梦了。

就在抢票前,老妈还在朋友圈发了彩虹合唱团的Po,所以顺便也帮她买了一张,顺便也带她去上海逛逛。开演当晚早早到了现场,拍了照片,还被官方小小采访了一下(链接在此,指路58秒处)。

关于《白马村游记》,之前那一篇日志已经说得很详细了,但是谁能想到整场让我哭的最惨的竟然不是白马村的《榕树》,而是上半场的《来自外公的一封信》,从里面那句「你要照顾她/我的女儿/我最疼爱的不舍的小女儿」一直哭到了后面那首《道别是一件难事》的结束,直到金承志说不能让上半场在这么悲伤的情绪中结束才笑了出来。

就,金承志写的东西,无论悲喜,总是有一些东西能打到你的心里面。

下半场的高潮是最后,一首《活在爱里面》把合唱演出变成了Live现场,团员们纷纷拿出看家绝活,杂耍热舞目不暇接,金承志更是亲自下场,把所有人从座位上挨个儿拉起来一起蹦跶,我回头看了一下,我妈也开心得像个孩子一样手舞足蹈,突然就觉得一切都很值了。

虽然不是说他的所有曲子都喜欢,但未来如果有机会,还是会继续支持上海彩虹室内合唱团的,虽然他们的演出已经一票难求了。

再见白马村,再见,白马村。

WeChatSina WeiboTwitterFacebook
1 2 3 4 215